三顾茅庐:学习刘备尊重人才的优秀品质 初中语文教案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人教版

2022-08-24 13:02: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三顾茅庐:学习刘备尊重人才的优秀品质 初中语文教案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人教版》,欢迎阅读!
刘备,三顾茅庐,语文教案,教学设计,人教

教师姓名 学科 课题名称 难点名称

谭娇 语文

单位名称 库尔勒市实验中学 年级/

九年级上

填写时间 教材版本

2020825

人教版

第六单元《三顾茅庐》 学习刘备尊重人才的优秀品质。

1、人物是小说的核心,作者通过多种方式突出人物形象。而《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第一部长篇历史章回小说,里面有众多形象鲜明的人物,学生需要结合一定的历史知识、文学创作知识等等,并结合对整部小说内容的理解才能清晰地认识人物,

1 学生对小说这种文学体裁样式的学习不够透彻,对于小说三要素之一的人物

形象分析的方法把握不足。

2 学生对于这种篇幅长、人物多、情节复杂的古典小说的阅读缺少热情,虽可

以一本文抛砖引玉,但也要结合整体的故事情节才能更全面了解人物。 3 学生对三国时期的历史的了解不全面、不客观,甚至是有偏差的,也许会影

响阅读。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

什么难

难点分析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

什么难



通过分析情节、人物语言、动作等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进一步学习刘

难点教学方法

备尊重人才的优秀品质。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中国古代曾经有过一个时代叫做三国,那是一个战火纷飞、风云际会、英雄辈出的时代。英雄也需贤士辅佐方能成就大业。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刘备成就蜀汉大业离不开智慧卓绝诸葛亮。刘备请诸葛亮这件事,在《三国志•诸葛亮传》里只有“凡三往乃见”的简单记载;但在《三国演义》里,经过作家的想象和渲染,却构成一一幅极为绚烂的图画。那么刘备是凭什么打动了“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的诸葛亮,请得他出山的呢?

知识讲解 1、人物形象:刘备是凭什么打动了“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的诸葛亮,(难点突破) 请得他出山的呢?


2、人物描写:那我们怎么体会到刘备竭诚求贤、尊重人才的?分析文中刘备的言行举止。

本文中最为精彩的描写就是通过刘备的动作行为来展示他对人才的渴望。作者在刻画刘备动作的时候,非常形象通真,每个细微的动作都描写得非常到位。比如,刘备下马步行” 徐步而人”“拱立阶下”“犹然侍立”,见到诸葛亮时刘备行下拜之礼,听完“隆中对”刘备“顿首拜谢”,见诸葛亮不肯出山相助,刘备竟泣得“衣襟尽湿”这些细微的动作,表达出了刘备的心情是一对贤人的渴求和诚恳,突出了人才对国家兴亡的关键作用。

语言方面,当刘备得知诸葛亮在草堂上昼寝未醒时,吩咐童子“且休通报”,童子欲报,刘备又说:

课堂练习

“且勿惊动。”当诸葛亮醒来后,刘备说“已书贱名于文几”“望先生不弃鄙贱,曲赐教诲”“开备愚鲁

(难点巩固)

而赐教”“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迄qì无所就。惟先生开其愚而拯其厄è,实为万幸”“备虽名微德薄,愿先生不弃鄙贱,出山相助。备当拱听明诲"。刘备谦虚的态度可以看出他对诸葛亮的渴望之情,对人才的渴求。

3、烘云托月:关、张在“三顾茅庐”中的表现,反衬了刘备的礼贤下士,衬托出了诸葛亮的才华横溢。 明确:刘备尊重人才,竭诚求贤,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君主。他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

小结

4小结:

1)三顾茅庐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一段佳话,既表现了刘备为兴蜀汉大业而礼贤下士、尊重人才的宽宏气度和竭诚求贤的精神,也展示了未出山便晓天下事的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f360a6682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8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