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有功秉公执法文言文阅读及译文

2023-04-22 06:08: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徐有功秉公执法文言文阅读及译文》,欢迎阅读!
秉公执法,文言文,有功,译文,阅读

徐有功秉公执法文言文阅读及译文

徐有功秉公执法文言文阅读及译文 徐有功秉公执法

皇甫文备,武后时酷吏也,与徐大理论狱,诬徐党逆人,奏成其罪。武后特出之。无何,文备为人所告,有功讯之在宽。或曰:“彼曩时将陷公于死,今公反欲出之,何也?”徐曰:“汝所言者,私忿也;我所守者,公法也。安可以私害公?” (选自刘餗《隋唐嘉话》)

阅读练习

1、解释:①无何 ②或 ③守

2、翻译:①奏成其罪②彼曩时将陷公于死③今公反欲出之;④安可以私害公?

参考答案

1.①不久②有人③坚持

2.①呈报(皇上)构成他的罪状②他早先要陷害你置你于死地③如今你反而要使他解脱(罪行)④怎么可以因为私人的恩怨去危害公法呢?

译文

皇甫文备,是武则天时代残酷的狱吏,跟徐有功讨论案件,诬蔑徐有功并与叛逆分子勾结,呈报皇上他的罪状,武则天特地让徐有功解脱被诬陷的罪责。不久,皇甫文备被人告发,但徐有功却按正常的'制度来处置他,有的人说:“他先前诬陷你,想要置你于死地,现在你反而想放了他,为什么呢?”徐有功说:“你说的是私仇,我是坚持执法公正的人,怎么可以因为个人的恩怨而去危害司法公正呢?”

注释

1.皇甫文备:人名,复姓皇甫。 2.武后:指武则天。

3.徐大理:指徐有功。大理,官名,主管刑法。 4.党逆人:与叛逆分子勾结。 5.论狱:判决案件。


6.无何:没多久。 7.为:被。 8.宽:宽松。 9.或:有人。 10.反:反而。

11.出之:让徐有功解脱被诬陷的罪责。出,名词作动词用。 12.安可:怎么可以。

13.出:同“黜”,罢官,革除职务。 14.曩:nǎng ,以往,过去,从前。 15诬:诬陷。 文言常识

说“狱”。“狱”指监狱,这是古今相同的,但文言中它还有“案件”之意,这要特别注意。上文“与徐大理论狱”,意思是跟徐有功讨论案件。又如《曹刿论战》:“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其中“小大之狱”指大大小小的案件。

武则天

武则天(624~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唐高宗时代曾出现另一个民间起义的女皇帝陈硕真),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唐高宗时为皇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683690),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705),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史称“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氏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于称帝后上尊号“圣神皇帝”,退位后中宗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和政治家。

道理和启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人不可以不自勉。

2不善良的人不一定本性是坏的,坏习惯往往是由于不注重品行修养而形成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f67ba0b1a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3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