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原文阅读(DOC)

2022-11-01 09:03: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原文阅读(DOC)》,欢迎阅读!
戴望舒,残损,手掌,原文,阅读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原文阅读

(DOC)

会员:lucani友情提供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漠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 嫩柳枝折断有离奇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枯竭,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恨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沉,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统统, 温暖,明朗,坚韧而蓬勃生春。

1 / 3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沉,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这是诗人1942年在日寇阴沉滋润的土牢里写下的一首情真意切的诗篇,抒发了诗人对灾难祖国由衷的关切和真诚的爱,同时也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的向往。诗的前半部分写残损的手掌深情地抚摸在敌人的铁蹄蹂躏下的祖国广漠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接着,诗人无形的手掌触到家乡一片湛蓝的湖水,现时微凉的湖水与昔堤上繁荣如锦障的美丽春光形成剧烈反差,表现出诗人对敌人践踏故土的无比忧愤。为了使诗歌表达的主题不流于通俗狭小,诗人想象的世界由近拉远,由北到南,从长百山的雪峰、黄河的泥沙到江南的水田、岭南的荔枝、南海的海水。诗人选择每一地域中最典型的风景加以点染,它们既是人民的苦楚与可怜的象征,又是侵略者罪恶的见证。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沉两句既是对上半段的总结,又与开头三、四行遥相呼应。

诗的后半部分仍在想象的世界中展开,描绘的是与前面灾难景象形成极大反差的心中渴慕的图景:那虽是辽远的一角,但山河统统无损,没有阴沉和血污。而是填塞了温暖、光明和生机,那里是太阳,是春。与前半部分的哀怨、忧伤的基调相比,这一部分跳动着诗人按捺不住的喜悦与激烈;与前半部分意象快速流动的抒情相比,后半部分则显得安静而舒徐,使这首诗在感情的哀怨与欢乐上得到了完善的统一,抒情风格显得变幻多姿。在那个以阴毒的吼叫代替艺术的凝想的年代里,这首诗像一朵美丽而永不凋落的奇葩:意象高度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f73a06a94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e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