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策略

2022-08-06 20:49: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策略》,欢迎阅读!
探究,语文,策略,小学,教学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策略

摘要:在新时期下,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想要加强小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拓展小学生的视野,提升文化内涵和修养,就要加大对他们阅读能力的培养,但目前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语文阅读教学质量。那么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就是语文学老师比较关注的问题了,本文会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展开讨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语文老师阅读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当今时代的小学生自主性相对较强,但是以往的知识教学却总是将小学生置于被动性的地位,自然学生们的语文阅读学习能力也就难以得到提升。对此,语文老师就要变换自身的阅读教学方式,向着提高学生语文阅读学习主动性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开展主动性的语文阅读学习和思考,如此才能够真正有效性地保证和提高学生们的最终阅读学习效果。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小语文阅读教学探究策略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总结,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传授学生阅读的技巧

在阅读的过程中,语文教学老师首先要摆脱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脱离出语文课本,通过一些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课外书籍来开展阅读课,教学老师要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来使其体会阅读课真正的魅力所在。首先,在阅读时,教学老师需要给学生讲解不同的文章可以使用什么样的阅读方法,先用略读法快速有效的区分出一些篇幅较长文章的中心部分,对文章想要表达的意思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就是需要用精读法来细细感受文章都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者在处理细微的感情变化时是否细腻,遇到难以理解的句子或者有探究价值的句子可以标记出来,与同学之间互相分享探讨,推敲作者的写作意图,使阅读教学体现出应该有的价值和存在意义。


例如,在教学“去年的树”一课时,语文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或许学生在开展语文阅读之前,已经对于文章内容进行了阅读,但是语文老师还是要求学生进行阅读,因为这关系到后续课堂教学工作的有效性开展。在学生完成阅读之后,语文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谈一谈这篇文章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知识内容,这既是对全文的概括,同时也是为了让所有学生对于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解。在学生全面了解文章主题内容的基础上,教学老师再引导学生对于文章的层次进行教学,也就是精读文章,体会文章所运用的写作方法,被修辞手法、写作思路等等,如此便使得学生能够认识到阅读文章不仅仅是完成眼睛的阅读,同时还要实现大脑的思维,进而促使学生深入性的学习和掌握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内涵。

二、创新阅读教学方法

所谓创新阅读教学方法,指的是语文老师不能够总是采用单一化的教学方式展开阅读教学。以往的阅读教学主要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这并不利于提高学生们的语文阅读学习。所以,语文老师就要变换自身的阅读教学方式,向着提高学生语文阅读学习效果的角度出发,提高学生们的语文阅读学习积极性,如此才能够有效性地保证和提高学生们的最终语文阅读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大自然的声音”一课时,语文老师就可以摈弃以往那种单向知识传输的方式,而是带领学生来到户外,聆听和感受大自然的声音。在以往,学生可能对于大自然的声音没有进行过专门性的捕捉,而且对于大自然的声音具体包括什么也并不了解。所以,语文老师就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来到大自然中,用心对于大自然的声音进行捕捉。然后,语文老师再带领学生回归课堂,看看大家都捕捉到了大自然的什么声音,而且对于大自然的声音能够形成什么样的感受。如此一来,学生对于大自然的声音就会形成不一样的理解和认识,而且通过这种创新性的阅读教学方式,还能够有效深化学生们的语文阅读学习和理解,进而提高学生们的语文阅读学习能力。

三、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

阅读思维,指的是语文老师在开展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思考和学习,如此不仅能够有效性地培养和提高学生自身的语文阅读思维能


力,而且还能够有效性地保证和提高学生们的最终学习效果。具体而言,语文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其需要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而是要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学习。当然,有些问题可能会超出学生们的能力范围,对此,语文老师就可以变化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共同探究语文知识。

例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时,语文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主动阅读这篇课文,然后进行提问,比如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你认为哪个段落写的最好,为什么这么认为,阅读这篇文章之后有什么想法等。在语文师将这些问题进行提出之后,其便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性的思考和学习。在学生进行思考的过程中,语文老师要适当的延长时间,以保证学生能够进行深入性的思考,而不是在提出问题之后,过不多久就将问题的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如此不仅难以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而且还会使得学生形成一种等待老师给出答案的不良习惯。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并不简单,语文老师不仅要完成语文阅读基础知识的有效性传输,同时还要注重传授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们的语文阅读思维能力,如此才能够更加高效性的保证和提高学生们的最终知识阅读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冬香.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天津教,2019(09):88-89.

[2]郝建荣.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好阅读教学[J].中国校外教,2019(09):119.

[3]黎春柳.小学语文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教学策略研究[J].长江丛,2019(09):58-59.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6f74d30c64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3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