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韩愈的简介

2022-06-29 18:07: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历史人物韩愈的简介》,欢迎阅读!
韩愈,历史人物,简介

历史人物韩愈的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长庆四年,因病告假,十二月二日,因病卒于长安,终年五十七岁。韩愈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领袖,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地位崇高。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曾积极参加讨伐淮西叛藩吴元济的战争,任裴度的行军司马。思想上,韩愈崇奉儒学,力排佛老,同时宣扬天命论,认为“天”能赏善罚恶,人只能顺应和服从天命。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 韩愈出生在唐朝大历三年公元768年,他生在官宦世家,父亲和祖父都是在朝中或者地方为官的。所以韩愈自幼就深受家风的熏陶,七岁能言,十二岁能文,少时就已经显露出了他的天赋。韩愈字退之,世人称他为韩昌黎,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韩愈早年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无奈时运不佳,前后七次都未能成功。但是韩愈却并没有因此丧失信心,他自信自己的才能和实力,一直坚持不懈。当时也有人看出了韩愈的才干,董晋就是其中之一。董晋举荐韩愈为宣武军的观察推官,韩愈在董晋帐下做了三年。后董晋病逝,韩愈扶着他的灵柩离开宣武军。没想到四天后军中就发生了变乱,韩愈因为提前离开躲过了一劫。

回到徐州的韩愈终于在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通过了考试,第二年被任命为国子监四门博士,又一年被提升为检查御史。由于韩愈说话直接,话语直入事情的要害,道理深刻有力,所以时常受到那些小人甚至是皇上的不满,也由此韩愈数次被贬地方。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谏迎佛骨,由于韩愈对唐宪宗说的太直接,令宪宗大发雷霆。韩愈差点因此丢了性命,辛亏一些明事理的大臣和皇亲们劝解,韩愈才被贬到潮州。

韩愈为人胆大,遇事不退缩,这些也都清楚地反映在他的为官生涯和文学创作当中。公元821年,镇州兵变,朝廷派韩愈前去安慰。当时众人都为韩愈可惜,因为此去危险重重,连皇帝也为决定感到后悔。不过韩愈义不容辞,孤身前往镇州,以自己的凌然正气和有理有据,深刻有力的言语说服了镇州的将士。韩愈的气魄和远见卓识是古今难得,故而后人对他的推崇是极高的。

苏轼称韩愈是“文起八代之衰”,同柳宗元并称为“韩柳”,明代有尊崇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死后,谥号“文”,所以世人也都尊称为韩文公,是“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冠以“文章巨公”还有“百代文宗”的头衔,他在广东被推为“广东古八贤”之一。足见韩愈的无论是生前还是生后,声誉、美誉都是极多的。

韩愈这些声誉和他那积极的政治态度以及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尤其是他对古文运动的倡导和“道统”思想的确立。韩愈积极的政治态度令他时常进谏针砭弊端,


然而这却也为他招来了一连串的麻烦。公元801年刚过通过铨选,第二年被任命为国子监。韩愈忠于职守,指出了李实的谎言,却被奸臣诬陷,后被贬阳山。还有一次差点要了韩愈性命的就是他谏迎佛骨,劝宪宗焚佛骨来杜绝社会夸张的信佛气势。这让宪宗几乎杀了他,幸得宰相等人的求情,才免除一死被贬到潮州。

韩愈在文学上的建树才是他被后人所铭记的,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提出了当时浮华无用,而又一味追求工整对仗讲究音律的骈体文,极力主张恢复秦汉时期的古文形式。韩愈认为文章的创作就是为了“明道”,为了表达内容的,内容就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所在。韩愈不仅提出了诸多的理论,还切身的实践了自己的观念。纵观韩愈的所有散文,甚至是诗歌,都离不开他“明道”的主题。所以后世的学者尊敬韩愈的胆识和才学,都用“文公”称呼于他。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09da23600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d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