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内涵

2023-03-23 21:21: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内涵》,欢迎阅读!
文化内涵,中国,社会主义,特色,体育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内涵

作者:牟丽平

来源:《现代交际》2014年第12

[摘要]本文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对体育文化内涵多派理解后,提出应该依据体育文化概念的基本理论,对体育文化内涵与中国先进体育文化内涵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在此基础之上界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内涵应以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强身健体、振奋精神,建立积极生活方式为主旨的体育运动及其产生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体育文化 内涵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2-0114-01

作为世界体育大国,中国以崭新的姿态走向世界,在世界竞技体育领域居于重要地位,拥有日渐强大的话语权,发挥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中国体育事业全面的发展不仅折射和反映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与中国体育文化内涵的丰富发展直接相关,同时也是中国体育文化理论在体育领域的具体反映和实现。 一、关于体育文化内涵的界定

近几年,多数学者都以文化内涵为基础和在现存体育文化的众多定义中界定体育文化的涵义。大致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物质和精神方面界定体育文化内涵

饶远、刘竹认为,学术界从哲学科学艺术的多维视角下对体育文化概念的界定主要从以下三个角度铺开,从物质和精神二者之间的关系角度界定体育文化,理解为体育文化是与体育运动有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也就是说特定社会中的人们经过长时期的体育实践所创造出来的物资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二)从狭义体育文化内涵的基点界定体育文化内涵

冯胜刚认为,体育文化是在以身体的竞争能力为特殊手段、以身体的活动内容为基本形式、以身体的健康与完善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活动进程中,关于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那些方面。它既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方式,又是文明社会的明显标识和文化生活的构成部分。

关于体育文化内涵的阐述与界定,国内外专家学者莫衷一是、众口纷纭。总而言之,体育文化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但其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它是关于人类世界体育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动的物质、行为、制度、习俗、精神文化的汇聚。包含了人们的体育认知、体育价值、体育道德、体育观念、体育制度、体育物质产品、体育文化产业等。 二、中国先进体育文化内涵

中国先进体育文化的内涵从不同视角出发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借鉴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对中国先进体育文化的含义加以界定。中国先进体育文化根据体育文化发展的历史传统而言,它应该是继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精华;就人们所处的现实社会生活而言,它应该是立足于中国现实社会存在的优秀文化;就世界体育文化的今后发展而言,它应该能够成为人类社会日后发展方向和趋势的一部分。中国先进体育文化的丰富内涵应该体现在这三者的有机统一和辨证发展。通过对中国先进体育文化的阐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内涵的理解与界定,奠定了非常有价值的思想基础。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内涵

中国先进体育文化内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内涵的重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以强身健体、振奋精神、建立积极生活方式为主旨的体育运动及其产生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以实现爱国主义、强身健体、体育强国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是传承和发扬中华体育精神,树立社会主义体育文化事业价值观,遵循体育运动发展规律,指引和促进体育文化事业发展的精神正能量。权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的标准,重要是看它是否能够促进我国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是否能够促进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的全面发展,是否能够促进我国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是否能够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是否能够促进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体育领域的具体反映和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又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显现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理论体系的指导作用,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体育的社会文化审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 [2]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 [3]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4]王岗等.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审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5]卢元镇.中国现阶段体育社会结构分化和整合的社会学阐释[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51.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7]熊斗寅.中国体育改革的社会学思考[J].贵卅体育科技19961. [8]刘吉.略论社会主义体育道德[J].体育文史,19971. 责任编辑:杨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122f46a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e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