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卡》文本解读

2022-09-02 07:05: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凡卡》文本解读》,欢迎阅读!
解读,文本

《凡卡》文本解读

作者:刘欣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16年第12



《凡卡》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这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所写的一篇小说,风格独特,言简意赅,把自己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描写得深刻感人。教师只有带领学生真正走近凡卡,走近凡卡的生活,才能对凡卡有进一步的了解,进而真正走进凡卡的内心世界,使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真切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笔者在此主要就如何走进凡卡的内心世界,真正感受凡卡的命运进行解读。

一、从生不如死的学徒生活中体会孤独与痛苦

在莫斯科这个大都市中,凡卡没有人疼爱,他就像一只流浪街头的小狗,过着无依无靠备受欺凌的苦日子,从他生不如死的学徒生活中便可以真切地体会到凡卡的孤独与痛苦。如“老板揪着……揍了我一顿”,从“揪着”“拖着”“揍了”这些词可以看出老板根本不把学徒工当人看,随便对他们进行侮辱,凡卡的生活是非常悲惨与凄苦的。再如,“她(老板娘)就捞起那条青鱼,拿鱼嘴直戳我的脸”,从这些句子可以看出老板和老板娘对学徒工的折磨可谓是多种多样。即使凡卡昏倒了,老板还是打他,他的生活真是连狗都不如。读着读着,学生仿佛看到了一个瘦弱的孩子,他默默地蜷缩在墙角,睁着一双惊恐的大眼睛,吓得瑟瑟发抖,他是那么的孤独,那么的让人怜爱。看到这儿,学生对凡卡的遭遇仿佛感同深受,同情之情也就油然而生了。

二、从饱含血泪的声声呼唤中体会惊恐与绝望

凡卡在莫斯科每天过着非人般的生活,不知道老板什么时候会突然发脾气,每天生活在恐惧之中;老板打他根本不需要理由和原因,仅仅是看他不顺眼就会揍他一顿,即便这样他也不敢哭,因为越哭打得会越狠,即使挨了打,浑身受伤,还得继续干活,这就是他的学徒生活。在这非人般的日子里,凡卡一天比一天感到惊恐,一天比一天感到绝望。他迫切希望爷爷能够带他离开这里,于是他在信中写道:“亲爱的爷爷……要不,我就要死了!”从这字字血泪的描写中,我们看到了凡卡的无奈,凡卡的绝望以及对爷爷能够来接他的渴望,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读到这里,学生对凡卡的遭遇充满了同情,也更加痛恨那个令人感到愤恨的社会。

三、从快乐温馨的乡村生活体会童稚与希望

虽然凡卡的学徒生活是苦的,但是他还是对美好生活充满着憧憬与向往的。这种希望与憧憬就表现在他对爷爷的怀念中。对家乡童年生活的向往中,在凡卡的眼中,家乡的夜晚是那样的美丽,一草一木都是那样的亲切,于是他回想起和爷爷一起砍圣诞树、逮野兔时的情景,那时即使全身都冻僵了,但内心是那样的温暖。有时即使是一颗小小的金胡桃,对于凡卡来说也是莫大的快乐与满足。在凡卡的眼里,哪怕是他做错了事,被爷爷“结结实实地”打一顿,哪怕是擦皮鞋、放羊,他都愿意。对凡卡来说,乡村生活虽然艰苦些,但他的身边有亲人、有伙伴,他活得有尊严,所以凡卡迫切希望爷爷能够带自己脱离苦海,过上即便艰苦却充满快乐与爱的生活。

对于《凡卡》这篇课文来说,作者选取的事例很典型,把人物刻画得十分逼真,从而使小说特别感人,以至所有了解凡卡悲惨遭遇的读者无不动容,并产生早点把凡卡带出苦海的念头。这就是小说的魅力所在,这更是由于作者在刻画人物时能够把凡卡的痛苦与想象中的快乐融于作品的缘故,于是就有了这部让读者感受深刻的佳作。




(作者单位:广东广州市宝玉直小学)

责任编辑 刘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19f9811fa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d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