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课堂上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初探

2023-11-10 13:32: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在数学课堂上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初探》,欢迎阅读!
堂上,数学课,初探,探究,主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数学课堂上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初探

作者:黄永裕

来源:《读写算》2014年第03

新课标中提出,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维活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根本,在于为培养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创设一个广阔的空间,通过教师必要的启发诱导,填补空缺,引导学生在思考中掌握知识,在掌握知识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因而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学生主动探索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才能调动起来,才能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积极地思维。

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教学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知识的过程,发展学生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主动地参与探究呢?本人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体会:

一、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热情

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一个人一旦对某一事情发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他作出的努力会达到惊人的程度。兴趣是人们对事物选择的一个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推动力,也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既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愉快学习的乐学气氛,又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知识。教师提供给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加强体验,就能使学生的感性认识越来越丰富,从而更好的理解数学问题。

例如:在教学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时,我从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生活情景:星期天,同学们一起到游乐园游玩。(出示主题图)在这个游乐园里,有哪些游玩的项目?你打算玩其中哪一个项目呢?说给同桌听听。再看看价格表,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在小组内提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时学生们都十分积极,有的动起笔来,有的与同学进行意见交流。这样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悬念,让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为提高教学效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它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一种最有效手段。教师还应及时鼓励提醒:你想到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你认为该怎么办?你愿意再试一次吗?用语言调和学生与老师距离,引导学生各抒已见,畅所欲言,让课堂学习氛围散发着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息。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才能学得亲切、有兴趣,也才能获得发展。

二、鼓励质疑问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数学是一门探索模式的学科,它的任务之一就是探索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规律。学生是参与探究的主体,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主动获取知识,用知识解决问题,就必须让学生学会提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学生不断地质疑解惑,使他们懂得自主学习,学会质疑问难。在平时的教学中,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去思考,通过教师有目的地加以引导让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分析并解决疑问。

例如:教学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时,我先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这幅图是在什么地方?在小组里说说自己观察到的内容。接着让学生探究例2。教师引导:这道题应该怎样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将图中提供的信息用文字表达出来:书店有许多书,连环画每套18本,王老师买了3套,一共是多少本?出示小精灵的问话:你能算出王老师买了多少本连环画吗?学生独立完成,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同学听。各组派代表汇报本组的各种算法,并交流本组的新发现。开展小组讨论交流,教师恰当地选择时机加以引导,放开学生的手脚,让他们互相补充,一起讨论,寻求答案,这样才能提高小组讨论交流的有效性,锻炼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培养了小组间、学生间团结互助的合作学习能力。小组讨论交流的学习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重要形式之一,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敢于探究、勇于实践,最终才能实现真正学会学习。

三、因材施教,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探究

有效的教学是要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必须最大限度的让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探究新知的活动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一视同仁。在课堂上,教师要以鼓励为主,激励他们主动地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例如:在教学连续进位乘法时,导入之后,出示教材主题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主题图并列出乘法式子,试一试怎么计算,并在学习小组里讨论交流。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教师只对学生在进位中容易出现的错误,给予适时、适当的点拨,通过集体评论订正、进行学习,把4与例3的竖式对照,找一找它们之间有什么异同点吗?最后小结,使学生理解进位的道理。教师先启发诱导,再让全体学生都动手尝试列式,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动起来,生生参与探究,生生动脑思考问题,避免由少数几个学生的探究活动代替多数学生的探究活动,使大多数学生成为陪客。这样学生自己能亲自参与探究知识、掌握知识,并获得成功,大大增强了他们参与探究的自信心。

四、给学生足够时间,让学生真正参与探究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学生的读题思考、动手操作、讨论交流过程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时间。要确保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自主探究学习时间,有自主支配的权利,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可能性》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师:今天我们先玩一个游戏,好吗?(好)下面,我们来玩模球游戏,大家认真听游戏规则,请你任意选择一个盒子来摸,摸到红球获胜。学生分小组动手摸。然后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在这一环节教师要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生足够的时间操作。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我们通过动手摸发现1号箱子里全是红球,所以( )摸到红球,( )摸到绿球或别的颜色的球,2号箱子里有绿球,有篮球,还有黄球所以我们( )摸到绿球,也( )摸不到绿球。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思考、讨论交流,对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在教学中,如果只是简单的一问一答,达不到引发悟性的目的,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操作,而不是急着让学生知道结论,有些问题是学生可以自主学会的,老师要舍得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把课堂留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有助于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变要我学我要学,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并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获得比较完整的学习经历,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让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发挥,潜力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1a00fd002d276a200292ee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