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陈述书

2023-02-09 01:20: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答辩陈述书》,欢迎阅读!
答辩,陈述

扬州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学生答辩陈述书

研究生学号 学位论文题目

Z090108

研究生姓名

朱冲

学科专业方向 指导教师姓名

公共管理 熊登榜

宗族势力对村民自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以连云港市部分县区为例

硕士研究生答辩一般考察论文的真实性、研究生对本领域专业知识及相关基础知识的熟悉程度及研究生的研究能力等。

1、研究生答辩陈述内容包括:选题的重要性和意义;论文的主要观点与结构安排;得出的主要结论或对策;论文的创新与贡献;论文的不足之处等。答辩陈述要围绕“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研究是怎样进行的、通过研究发现了什么”进行。2、要求内容简练,思路清晰。字数控制在1000~1500字。3、请答辩当日提前到达答辩教室,将此陈述书交给答辩秘书。

一、选题的重要性和意义。

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宗族势力沉渣泛起,影响村民自治开展,乡村民主政治建设和建设法治国家目标的实现。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宗族势力对村民自治的不利影响,采取积极措施应对这一严重问题。基于此,本文以“宗族势力对村民自治的影响”为主题,探讨了个中的问题及原因。

1.理论意义

宗族势力对村民自治的影响是公共管理、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共同研究的问题。评价宗族对村民自治的影响,特别是从公共管理角度分析,就成为一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活动。

2. 实践意义

本研究将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在宗族势力抬头的背景下,村民自治如何加强和改进的具体措施。本研究不仅有利于推动我国对村民自治的管理学研究,更加重要的是,它产生于我国各地农村实行民主政治的实践之中,可以被用来指导我国农村宗族势力对村民自治影响的预防和应对工作,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

二、论文的主要观点与结构安排

我们以连云港市部分县区为例从现实和长远角度分析阐述了宗族势力对村民自治的影响,得出农村宗族势力对村民自治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更多的是消极作用的一面。应对这种现状时,既要利用其积极的一面,又要限制其消极的一面,做到正确“疏导”,减弱宗族势力对村治产生的影响,将消极影响转化为积极影响。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首先是绪论,阐述了本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宗族势力与村民自治的相关研究成果;

其次,以连云港市部分县区为例,从实际和长远两个角度深入研究了宗族势力对村民自治产生影响,并且从公共管理的视角,综合运用调查问卷、案例分析、查阅文献、访谈等研究方法,总结出宗族势力在村民自治管理中虽有一定的积极因素,但在很大程度上,不仅阻碍着村民依法选举以及党和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还妨碍村委自治管理和决策,对农村社会的稳定建设与村民民主法制意识的增强产生了消极影响;

再次,通过分析连云港市应对宗族势力抬头的创新举措,即“一票直选”、“一委三会”的成功经验,提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市场经济、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推行“一票直选”村民选举和“一委三会”村治模式、加强对宗族势力的控制和引导等六点对策。

最后是结语。简要总结全文,展望未来。


三、得出的对策 根据“一票直选” 一委三会”应对宗族势力影响村治的成功经验说明,只靠依赖行政方式,一味限制和打击是明显不够的,只有做到有针对性,对举措实行创新,通过提高人民群众素质、健全村委会功能、完善村委会选举制度、加速农村市场化进程、大力发展农村社会服务组织等手段来消除宗族势力产生的消极影响,积极引导和鼓励宗族势力发挥其积极作用,推进村民自治进程的良性发展。

应对宗族势力对村民自治影响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二)、加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三)、大力发展农村市场经济 (四)、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五)、结合实际推行村治新模式 (六)、加强控制和正确引导宗族势力 四、论文的创新与贡献

本文在对国内外学者研究宗族势力与村民自治问题的理论成果进行概括总结之后发现,村民自治问题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宗族势力对村民自治积极影响研究、消极影响研究,多面性及有限性研究等方面。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村民自治制度的发展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加强农村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国内外学者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如何规范与约束宗族势力,积极引导其发挥正面作用,为村民自治作出积极贡献的具体对策以及如何对农村现有基层组织建设起到促进作用方面研究较少。对于一名在职攻读公共管理专业的政府工作人员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探讨,既是一种工作需要,也是一种学术理性的体现。本文的创新点也在于此。

五、论文的不足之处

选题陈旧了一些,研究流于形式,不够深入,对策部分口号重了些,对解决实际问题不太容易操作。



答辩人签字:



201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1b7b21af18583d04964598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