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生活资源 促进历史学习

2023-02-24 03:08: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利用生活资源 促进历史学习》,欢迎阅读!
促进,利用,学习,历史,资源



利用生活资源 促进历史学

生活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下面就我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生活资源的应用,谈几点体会。



一、提起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盛世经济的繁荣》里谈到南方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产量大大增加。我就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的生活经验中有没有这种技术的应用?学生们很快就举出:春季我们栽树,季种茄子,辣椒,西红柿,秋季种白菜,都采用的是育秧移植栽培技术。因为有亲身体会,学生们自然对这些问题感兴趣。



二、加深印象

有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如果再用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相互印证,就会大大加深学生们的印象。印刷术其实学生们比较容易理解,并且操作相对简单。讲课过程中还是找了一些我们生活中的小东西:图书室的公章,学生餐证上的食堂专用章,墙体广告,教室前的雕塑,墓碑的制作,冥币,武强年画,等等。学生们对印刷术印象如同亲历,自豪和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每次科技革命都会带动我们的社会更为接近自由王国,我们虽然身处农村,却也能切身感受。收割庄稼就是很明显的例子,我小时候是要放农忙假的,麦收需两周,秋收甚至达六周,现在呢?都是三四天的事;麦收从镰割碾轧,到收割机、脱粒机,再到现在的联合收割机,是何等的进步?这样一联系,学生们对科技的进步意义印象自然深刻。



三、激发思考

思考是创造力之源,思考是打开智慧大门的钥匙。两宋在同辽、西夏、金战争中,往往签订屈辱的条约,甚而称臣纳贡。学生们扼腕叹息。这就有一个如何认识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战争问题。我说第一:南宋时期我们河北属于谁的地盘?学生们回答是金。我说:所以啊,我们应该为我们大金打败了他们南宋而感到自豪骄傲啊。第二:我们有纯粹的汉族人吗?经过长期的民族融合,其实我们的身体里流淌的血液可能有契丹族的,也可能有女真族的,也可能有蒙古族的。大家同不同意?学生们自然回答同意。第三:比如说咱们班两个同学有矛盾了,是不是只有靠打架才能解决问题?学生们回答不是。这样一步步地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问题,也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帮助理解

如何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有限的生活阅历把问题深入浅出地解释解决,也是我们需要经常面对的。在贞观之治中有一条措施:他还下令合并州县,




革除‘民多吏少’的弊政,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此项措施类似于我们现在的乡并镇。我们位桥镇就包括原来的白宋庄乡,邻居王家井镇包括了原来的土路口乡,大屯乡,羊窝乡。学生们都是来自于这些乡镇,自然能理解合并州县的意义。



五、提高能力

通过与生活实际的紧密结合,开拓学生的视野,改变纸上谈兵的教学模式。我们手里的纸币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历史知识,在教学中我曾多次运用。讲文字的发展时,我让学生看人民币上的各种文字:汉字简化字,繁体字,汉语拼音,藏文,蒙文,维文,壮文,当然还有阿拉伯数字;讲经济发展时,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分币已经基本上退出我们的生活?为什么原来最大的人民币面值是十元,现在是一百元?将来是否有可能出现五百,一千元面值的纸币?持卡消费会不会也成为我们中国人的基本支付手段?讲民族关系和对台关系时,人民币也会提供给我们一些有效信息:讲世界史,各国货币上的不同头像和背景,让我们更为了解这些国家的历史和传统。



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们在与生活世界的沟通中,增强学习兴趣,把握学习规律,掌握知识技能,收获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才能培养出有较高人文素养的现代公民。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1e093d872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b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