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

2022-05-03 22:07: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济南的冬天》》,欢迎阅读!
济南,冬天



《济南的冬天》

学习目标:

1.在反复的朗读中感受济南冬天带给人们的美好感觉。 2.能说出济南冬天的特点,发现它独特的美。 3.欣赏并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语言技巧。 教材分析: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散文。文章生动而真切地描写了冬天的济南气候温和、山青水绿、度冬如春、美丽如画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题目《济南的冬天》明确地交代了描写的地方和时令。济南位于山东省内,它的南面距市中心五里有著名的千佛山,东接佛懋山,西边南马鞍山、四里山,这些山形成了济南的天然屏障。它们都是小山,最高的千佛山海拔也只有285米。济南的冬天与北中国的其他地方的冬天的气候截然不同。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注意诵读,通过富有感情的美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情趣和丰富的情感,增强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培养成良好的语感。 教学设想:

《济南的冬天》是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老舍在1931年初写的一篇通过描绘济南冬天美丽景色来抒发感情的写景散文。我认为本文的教学切入点应该是要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领略自然景物的美,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领会作者鲜明的印象和感受,把教学重点落到老舍先生的高明之处就是能够把对济南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不露痕迹的依附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的写法上。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我们盼望万紫千红的春,我们迷恋果实飘香的秋,可那白雪翩飞的冬,虽然寒风凛冽,可那树尖上顶着一朵白花的美丽又怎么不令人神往呢?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就充满了无限的魅力,它给人留下的不再是萧瑟,不再是寒气袭人,它那里充满了温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份温情吧。

二、 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1.先由学生介绍他们了解的老舍以及他的作品和语言风格。

老舍,现代小说家,戏剧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代表作小说《骆驼祥子》、戏剧《龙须沟》《春华秋实》《茶馆》等。被誉为人名艺术

2.教师结合学生介绍作适当补充,突出《济南的冬天》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在下面的学习中更好地理解文中包含的思想感情。 《一些印象》是老舍一系列描写济南风景名胜的散文作品中最早的一篇,也是他回国后最早创作和发表的作品之一。1930年夏秋至1931年春夏,随写随发表,全文共一万字左右。本文就是其中的一段。 三、感知课文

1.借助于《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清楚字词障碍,熟悉课文内容。 2.领会本文应该怎样朗读。

归纳:要读出喜爱的感情,语速较慢,语调要柔和,语气要亲切。 3.听名家朗读课文。

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用温和、亲切、喜爱的语气语调朗读。 四、按描写的不同景物,给文章分段,归纳大意。


(一)1)写济南的冬天的天气特点。 (二)2-4)写济南冬天的山景。 阳光朗照下的山 薄雪覆盖下的山 城外远山 (三)5)写济南冬天的水色。 五、作业 1.抄写词语

2.多音字注音组词:得、着、薄、和 第二课时

一、投影两段有关北方冬天的描述,让学生读一读,说说北方冬天给人的印象,以此引入课文分析。济南的冬天是寒冷的吗? 二、齐读全文,思考问题

1.济南冬天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突出这一特点的? 2.济南冬天的山水有何特点? 三、分析全文 (一)第一段

北平(有大风) 无风声

伦敦(有浓雾) 宝地对比突出济南冬天的独特:温晴 热带(日光毒)

这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都是与此相联系的。

注:作者之所以用北京、伦敦、热带来对比,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密切关系,老舍25岁钱一直生活在北京,1924年应邀去英国任教,在伦敦生活了6年,在离英国回途中又在地处热带的新加坡住了半年,所以领教过北京风、伦敦雾、热带毒日头的厉害。而一回国便到了山东齐鲁大学任教,定居济南。沐浴在济南温情宜人的冬天里,老舍感到惊异陶醉,不禁发自肺腑地抒情道:济南真得算个宝地。从中我们可以深深体会到:作文时一定要写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要有真情实感,这样才能感染人。

(二)针对第二段提问:济南的小山有什么地理特征? 作者怎样写出阳光下的小山特别可爱?人们的感受如何? (三)研读第三段

请同学们仔细读一遍这段文字,看看哪些地方写得好,说说理由。 1.哪句话直接抒发作者对雪后美景的喜爱和赞美? 2.作者写景的空间顺序是怎样安排的? 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3.作者采用那些修辞手法来写景的?

体会比喻、拟人对写景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写出景物的特点,寄寓作者的赞美之情。 比喻

1)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这句话含有两个比喻,一是将 比作白花 二是将 比作日本看护妇 2)指出本体和喻体的相似之处:

3)若将顶着白雪的矮松比作守卫边关的战士,行吗?

4)引用几句学生作文中的比喻句,让同学们讨论比喻是否恰当。


明确:比喻一定要贴切。 拟人

比较下列两句话,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快日落时,阳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出点粉色。

明确:拟人手法赋予薄雪以少女害羞的情态,写出雪的娇羞美丽。 4.看看作者写景的句子中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作者采用比喻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薄雪覆盖下的小山美景,景中抒发了作者对这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情景交融。

5.如果我们要根据此段文字画一幅画,画上应该画些什么景物,景物的色彩如何? 6.熟读背诵

(四)城外远山——小水墨画 (五)水的特点——绿、暖、清亮

四、再读全文,语调要柔和,语气要亲切,读出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1.直接抒发感情。

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那些小山太秀气。

2.通过创设美好意境,流露作者深情。如请闭上眼睛,……这是不是一个理想的境界?托出舒适温暖的意境,表达作者赞美的真情。

3.虚实结合,展开想象,抒发热爱之情。如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象日本看护妇。”“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五、创设情境,仿作练习。

当你被济南的冬天深深吸引的时候,也许你沉睡的关于冬天的记忆在被唤醒,也许你神往的某地的冬天也童话般浮现在你的脑海里,那么就让我们也拿起笔,抓住一个最有代表性的景象,运用你刚刚学到的语言技巧,写下你心中最美的一处冬天。

教师结束语:法国雕刻家罗丹曾这样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大自然的美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它不同于巧夺天工的工艺美,也不同于绕梁三日的音乐美。然而,它似乎是各种美的组合。尤其是我们祖国壮丽的山河,真是美得令人陶醉,在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展现出不同的美姿。只要同学们热心的观察生活,抓住景物的特征,选准角度,在描绘时用一些修辞方法,并将自己的感情融会其中,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写出美妙的文字来。 六、作业

1、摘录比喻、拟人句 2、课后练习二 板书设计

北平(有大风) 无风声

伦敦(有浓雾) 宝地对比突出济南冬天的独特:温晴 热带(日光毒)

阳光朗照下的山 ——暖和安适

薄雪覆盖下的山 ——娇美秀气 城外远山 ——小水墨画 ——绿 清亮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20bf226cf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f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