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鉴赏集锦(课内)

2022-09-05 14:17: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鉴赏集锦(课内)》,欢迎阅读!
诗词鉴赏,上册,集锦,语文,年级

八年级语文上册诗词鉴赏集锦(课内)

1.阅读杜甫的《望岳》,按要求回答问题。

(1)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

答: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筏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

答:写出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3)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 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7)“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高大巍峨的特点。

(9)请从“钟”字人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答:钟是聚集的意思本自然集神奇秀丽于泰山。 6、作者当时为什么有这样的理解呢? :(1、唐朝盛世。2、诗人年轻,意气风发。3、漫游泰山,热情歌颂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进而透露出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 根据<<春望>>回答下列问题.

1、诗歌的首联写了哪几个形象?这些形象各有什么特点?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写了国都、山河、城、草木四种形象。 国破,山河依旧,城春,草木深的特点。

这是一幅沦陷中长安城的破败景象: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使人满目凄然。 2、赏析颔联

:第一:诗人因感时而恨别,见花而落泪,听到鸟鸣而感到惊心----触景生情的写作手法. 第二:以花鸟拟人,花感时而落泪,鸟恨别而惊心----移情于物的写作手法. (任选其一)表达了伤时感世的情感。

3、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实际上是写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一个“深”字,表现了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 4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

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抵万金”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抵万金”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诗人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 归园田居 其三 (晋·陶渊明)

1.这首诗可分①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②劳作的辛苦与执着,③自己的田园之乐三层意思。

2.“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

3.这首诗流露了表达了作者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和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中失去自我的心愿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4 “带月荷锄归”历来被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

答: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一起,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使至塞上 王维

1


1、《使至塞上》写的是什么情景内容? 答:奇特壮美的边塞风光。

2、你能说说“征蓬出汉塞,归燕人胡天”一句的含义及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过了居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

蕴含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暗写自己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3、这里最能体现诗中有画的是哪一联诗句,说说它的意境吗?

答: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字,一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4、《使至塞上》这首诗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传达出诗人被排挤受命赴边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渡荆门送别》 李白

1、《渡荆门送别》写的是什么情景?从本诗来看,它是否为朋友送行? 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含蓄地表达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不是,是告别故乡,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依不舍送别远去的游子, 游子思乡之情。

2、你能想象一下“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请你任意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角度二:请对“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字和“入”字进行赏析。

答:(从语言方面进行赏析)“随 ”字表现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 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字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 示诗人的广阔胸襟。

3、你能说说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意境呢?

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以水中明月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再 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

诗人以移步换景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出长江的近景和远景,奇妙多姿,同 时也表达了诗人当时见到景象时的欣喜和新鲜。 4、尾联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表现的是作者浓浓的乡思。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22f3313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e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