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发行存款营销之浅见

2023-02-02 23:48: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对农发行存款营销之浅见》,欢迎阅读!
农发行,浅见,存款,营销

对农发行存款营销之浅见

作者:汪 任合云

来源:《粮食决策》 2010年第23



任合云

存款是银行低成本资金来源,发展存款业务是农发行建立多元化筹资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农发行的营运资金需求主要依靠向中央银行借款解决,以至于组织存款作为银行筹资的一项最基本的功能,其作用发挥却在农发行逐渐被淡化。现阶段。农发行存款业务的发展水平仍然不高。一方面受业务范围的限制,可供挖掘客户资源相对较少。另一方面,主观认识和管理上的缺失,也制约了存款业务的有效发展。针对当前农发行存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建立长效的营销和管理机制。

一、稳固和增加财政性支农资金专项存款

目前,财政性涉农专项存款在基层行存款份额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主要有粮食风险基金、粮食直补资金、退耕还林资金、军工粮补贴等存款,其具有存款数量大、稳定性强、资金成本低的特点。但除上述存款外,其他财政性存款多被各家商业银行吸收,部分地区还存在涉农资金存款被他行代理情况,我行发展财政性存款还有较大空间。一是积极开展高端营销和深层次营销,由省分行、二级分行出面协调财政厅、财政局等财政策性涉农资金的管理单位,从源头上把握住资金的规模、流向,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措施;二是加大营销力度,积极做好财政部门的协调工作,争取到更多的涉农资金来源,提高补贴资金的拨补水平,防止粮食风险基金虚假配套、拨付空转和挤占挪用,在政策范围内稳定和延长存款期限;三是积极主动加强财政、农业、畜牧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涉农各部门在农发行开财政性支农资金专户和经费周转专户,确保各类财政性涉农资金全部在农发行账户存入和划转,实现归口管理。对于财政性涉农资金的营销,可由二级分行和基层行共同开展。

二、加大贷款企业营销力度,延伸存款发展空间

(一)“以贷引存”,积极培育“黄金客户”。以发展商业性贷款业务为契机,寻找自有资金较为充足,经营效益较好的民营、股份制粮棉油加工企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其到农发行开户、存款、并提供结算服务。再从中选择机制好,信誉高的企业发展成为贷款支持对象,不断壮大其资金实力,使农发行拥有一批忠诚度高的新客户群体,从而增加有效贷款规模,扩充存款来源渠道。同时,发动全员利用自身信息资源,动员符合政策要求的涉农企业开设存款户。

(二)要积极提供最优的产品推荐和多样化的金融服务。目前,农发行除办理单位活期、定期存款业务外,还开办单位通知存款、协定存款、代理金融机构存款等多项新业务。在结算方面,随着人民银行大额、小额支付系统的全面开通,开户单位跨行资金汇划将更加方便快捷。因此,在营销中,经营行可针对客户存款资金的特点,及时推荐合适的存款产品,保证客户资金的未来收益实现最大化。

(三)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让客户存款“扎根”农发行。一是改善柜面服务,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现金、结算服务。积极开展现金自营业务,企业现金支付、结算业务全部对口办理,减少客户中间环节资金占用。充分利用综合业务结算支付系统,不滞留、不积压客户汇入或汇出的各种款项。二是改进客户营销服务,优质客户配备专职客户经理,定向主动上门提供包括信贷、存款、保险、结算、咨讯等全程金融服务;及时向企业提供国内外粮棉油购销价格和供求等信息服务;主动为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企业与购销企业牵线搭桥,引导其


资金与商品在客户间流动,为企业创造价值服务;用灵活的贷款期限管理、企业授信管理等,为客户提供个性信贷服务,增加客户对农发行的认同感和亲和办,真正促进银企双赢。

三、完善考评激励措施,充足物质保证率

激发全行、全员组织存款的积极性,促进存款工作的开展,不但要研究制定存款考核的科学依据及主要因素,确定合理的存款发展目标,引导存款工作的有效开展,还要保证存款营销的物质保证率。一是将存款任务纳入年度经营绩效挂钩考核指标体系,并研究制定月度考核办法,将任务分解量化到月,按月考核,按月结账兑现,促进存款任务的均衡完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激励措施,提高存款工作水平。二是要有充足的物质保证和有效的激励措施。管理行应在财务核算中,单独列支存款营销费用。按照现行的财务管理制度,可考虑在宣传费等支出项目下,根据经营行存款业务量的大小,按一定比例核定费用指标,专门用于存款营销中发生的各项合理费用开支。该项费用指标实行总费用指标下的专项管理,按经营行存款日均余额的增减变化按逐季进行调整,不许挪作他用。这不仅能使经营行开展存款营销工作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作保证,同时还能较为精准地对资金成本进行控制和核算。此外,管理行应不断完善存款营销的激励机制,将存款业务的发展情况作为对经营行的业绩考核、员工的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对组织存款的有功集体和个人进行奖励。对组织农发行贷款客户以外的部门、企业和个人的符合农发行政策规定的存款,可按照日存款积数与向上级行借款利差形成收入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从而充分调动起经营行发展存款业务的工作积极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22f3bffbc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6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