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导人的外语水平

2023-01-11 05:59: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领导人的外语水平》,欢迎阅读!
中国,领导人,外语,水平

中国领导人的外语水平

作者:暂无

来源:《农家之友》 2015年第5



其实,很多中国领导人都是外语达人,在不少场合都曾用过外语。

毛泽东喜欢“秀”英文

很多人认为毛泽东晚年才开始学英语,其实,毛泽东很早就接触英语了。美国学者罗

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提到,1910 年毛泽东离开韶山老家,进入湘乡县城新式学堂——东山小学堂读书,那里有一位留学回来的老师,教英语音乐。所以,毛泽东最早是在17 那年开始学习英语的。

17 岁开始接触英语一直到晚年,毛泽东的英语水平究竟达到了什么程度呢?周恩来曾说过:“毛主席所知道的英语单词比我多得多呢。”周恩来这么说,倒不完全是恭维和客套。

毛泽东与美国人会面的时候喜欢“秀”一把英语1970 12 18 日凌晨,毛泽东身着睡衣,膝盖上盖着一条毛毯,在中南海住处与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海阔天空的谈话持续了整5 个小时。在谈话中,毛泽东使用了20 个英文单词。毛泽东还提到了全面内战用英语说是“all - roundcivilwar”。有人评价这个词用得很地道,显示了毛泽东的英语词汇功底。

在毛泽东与斯诺谈话半年之后,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派遣基辛格秘密访华,开始了中美建交和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1973 2 17 日晚上11 点半,毛泽东会见基辛格。在谈话中,毛泽东说:“我听说外面传说我正在学英文,我认识几个英文单词;但不懂文法。”基辛格说:“主席发明了一个英文词。”对此毛泽东爽快地承认:“是的,我发明了一个英文词——Paper Tiger。”基辛格马上对号入座:“纸老虎。对了,那是指我们。”随后大笑。

1975 10 21 日晚,毛泽东再度与基辛格会晤。在这次会谈中,基辛格说“我们有一些共同的敌人”,毛泽东用英语回答“Yes”,并写在纸上。基辛格马上说,“我看主席学习英文大有进步”,并请求毛泽东把这个字条送给他,毛泽东爽快地答应了。这张小小的纸条可能是毛泽东流传于世的唯一英文手迹。

有人问过毛泽东到底为什么要学习英语,他说道,第一个原因是有兴趣;其次是想换换脑筋;第三个原因是马克思。毛泽东曾说:“我活一天就要学习一天,尽可能多学一点,不然,见马克思的时候怎么办?”

俄语翻译漏掉了一句,周恩来马上笑着说,“还差一句呢”

谈到周恩来的外语,外交部礼宾司前司长鲁培新讲了一个故事。一次,在外国驻华大使国庆招待会上,周恩来即席发表祝酒词。俄语翻译在翻译时漏掉了一句,周恩来马上笑着说,“还差一句呢”,翻译立即给补上了。

周恩来能说很多国家的语言,英语和法语很好。因为曾经在俄罗斯养过伤,所以俄语也会说一些。

1921 年底周恩来曾专门跑到英国,打算报考英国的学校,可见,当时他对自己的英语水平相当自信。周恩来阅读英文报纸的习惯也一直保持到解放以后。




周恩来的英语听力和警觉性在1972 1 月时任美国总统特使亚历山大·黑格将军为尼克松访华打前站时表现得淋漓尽致。当时黑格在会谈中提到前苏联威胁的时候说:“The U.S. government isconcerned about the viability of China”,章含之翻译为“美国政府关心中国的生存能力”。章含之注意到翻译过去后,周恩来没说话,但显然皱了下眉头。

黑格走了以后,周恩来立即要求章含之找来各种版本的韦伯斯特、牛津大辞典查

“viability”这个词的意思。查了之后确实是“生存能力”的意思,周恩来再次会见黑格时,就当面指出黑格上次用词不当,用这个词中国不接受,因为中国不需要别人关心自己的“生存能力”。

尽管发生了“viability”的小插曲,尼克松还是顺利访华并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在公报签字后尼克松举行了答谢宴会,最后特别赞扬中方的翻译,并且拿出美国人的幽默感对章含之说她很出色,“翻译我全听到了,一个字也没错”。

与外国政要私下交谈,不少领导人用外语

一直主张领导人要学外语的江泽民,在私下交谈中,跟普京用俄语、跟布什用英语、跟小泉用日语,此外,他还懂罗马尼亚语、法语等,英语水平更是不在话下。

2000 年,江泽民访美期间,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等组织联合举行的午餐会上用英语发表演说;在2001 年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上,江泽民曾用英语主持会议;2002 4 月,在柏林出席德国经济亚太委员会宴会时,他曾用德语发表讲话。

据媒体报道,有一次,江泽民与上海大学生对话,有学生谈到美国《独立宣言》,江泽民说:“我可以用英语把《独立宣言》都背出来。”

工作人员为江泽民订了《华盛顿邮报》等几份英文报纸。他提出还想看一份俄文报纸,于是工作人员又补订了《真理报》。

2011 年,《领导干部外事用语丛书》首发,江泽民还为该书作序——《领导干部一定要努力学习外语》。

有些英语好的领导人,还会当场“抢白”翻译。2012 3 4 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李肇星频秀英语,还多次指出现场翻译人员的口误。当英国记者提出关于中国军费的问题时,李肇星笑着回答:“你提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使我有机会说好多话。”当时,翻译人员使用了“which is on mymind(我想说的是)”,李肇星马上纠正是“which is quitea lot(我要说的很多)”。

在回答关于香港回归15 周年的问题时,翻译漏掉了“1997 年7 1 日零点零分”中的“1 日”,李肇星再次打断翻译,用中文两次强调“1 号,1 号”。

2011 4 月,《朱镕基答记者问》一书英文版首发式上,播放了一段朱镕基的英语电视讲话。

《中国时报》描述称,“卸下总理一职已达8年的朱镕基,透过影片在伦敦 《朱镕基答记者问》英文版首发会上露脸,并以一口流利的英语语惊四座。”《明报》也对朱镕基的英文水

平大加赞赏:“当时已经83 岁高龄的朱镕基在录像中精神矍铄,英语发音清晰,语速平稳。”


人民出版社社长黄书元去过朱镕基家,他曾讲过一个细节:“有一次谈话中,说到高兴处,朱镕基背诵了一段美国前总统林肯在葛底斯堡国家公墓揭幕式上发表的那篇著名演说,他的英语非常好,背得非常流利,让我非常钦佩。”

李岚清英语也很好。很多人还记得,在2008年奥运会申办陈述中,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用英语做陈述发言,让人为之一振。

这篇陈述报告,全文只有700 多字,陈述只用了3 分钟,既有力量,又有感情,而且明白晓畅。李岚清回忆起这段往事时解释说,为了力求口语化,陈述报告是他自己直接用英文起草的。

2002 年,李岚清曾去西南科技大学考察,在英语系,他用流利的英语给数百名学生讲演:“我们的中文非常非常漂亮,英文同样也非常漂亮。在这个开放的世界体系,学好英语,就可以与世界沟通。”他还用外语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们拉家常,与外籍老师互动。

(据《解放日报》)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2581c8c7d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a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