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人物传记精粹 宋濂,字景濂素材

2022-12-19 00:03: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人物传记精粹 宋濂,字景濂素材》,欢迎阅读!
系列,人物传记,文言文,精练,精粹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人物传记精粹 宋濂,

字景濂素材

宋濂,字景濂。幼英敏强记,通《五经》。元至正中,荐授翰林编修,以亲老辞不行,入龙门山著书。逾十余年,太祖取婺州,召见濂。明年三月,以李善长荐,与刘基、章溢、叶琛并征至应天,除江南儒学提举,命授太子经,寻改起居注。濂长基一岁,皆起东南,负重名。基雄迈有奇气,而濂自命儒者。

洪武二年诏修元史,是年八月史成,除翰林院学士。是时,帝留意文治,征召四方儒士张唯等数十人,择其年少俊异者,皆擢编修,令入禁中文华堂肄业,命濂为之师。濂傅太子先后十余年,凡一言动,皆以礼法讽劝,使归于道,至有关政教及前代兴亡事,必拱手曰:“当如是,不当如彼。”皇太子每敛容嘉纳,言必称师父云。

濂性诚谨,官内庭久,未尝讦人过。所居室,署“温树”。客问禁中语,即指示之。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于是帝廷誉之曰:“朕闻太上为圣,其次为贤,其次为君子。宋景濂事朕十九年,未尝有一言之伪,诮一人之短,始终无二,非止君子,抑可谓贤矣。”每燕见,必设坐命茶,每旦必令侍膳,往复咨询,常夜分乃罢。濂不能饮,帝尝强之至三觞,行不成步。帝大欢乐。御制《楚辞》一章,命词臣赋《醉学士诗》。又尝调甘露于汤,手酌以饮濂曰:“此能愈疾延年,愿与卿共之。”又诏太子赐濂良马,复为制《白马歌》一章,亦命侍臣和焉。其宠待如此。九年进学士承旨知制诰,兼赞善如故。其明年致仕,赐《御制文集》及绮帛,问濂年几何,曰:“六十有八。”帝乃曰:“藏此绮三十二年,作百岁衣可也。”濂顿首谢。又明年,来朝。十三年,长孙慎坐胡惟庸党,帝欲置濂死。皇后太子力救,乃安置茂州。

其明年,卒于夔,年七十二。弘治九年,复其官,春秋祭葬所。正德中,追谥文宪。 ——节选自《明史·宋濂传》 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尝讦人过 讦:揭发 B.间召问群臣臧否 臧否:善恶,优劣 C.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 采:文采

D.每燕见,必设坐命茶 燕见:燕通“宴”,指帝王在闲暇时召见臣子 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宋濂“性诚谨”和“受帝宠侍”的一组是 A.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

每旦必令侍膳,往复咨询,常夜分乃罢 B.非止君子,抑可谓贤矣

又诏太子赐濂良马,复为制《白马歌》一章








C.官内庭久,未尝讦人过

皇后太子力救,乃安置茂州 D.以亲老辞不行

其明年致仕,赐《御制文集》及绮帛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濂通晓《五经》,被朝廷征召,教授太子先后十余年,太子对他十分恭敬。后来宋濂因与胡惟庸结党而

获罪,皇后太子力救,方免一死。

B.宋濂与刘基都是明朝开国时期的著名文臣,二人皆负盛名。宋濂很孝顺,最开始没有接受朝廷的任命。他

很有才学,做官后,皇帝重视文治,征召青年才俊,就让宋濂做了他们的老师。

C.宋濂为人坦诚恭谨,他的住所命名为“温树”。如果客人有问起宫中事,宋濂就指指居室的署名给人看,

以示不想谈。

D.皇帝对宋濂颇为宠信,曾在朝堂上当众称赞宋濂为贤者。宋濂不擅饮酒,皇帝曾勉强他喝了三杯,以致他

醉不成步,皇帝很高兴,还亲自写了《楚辞》一章,由此可见君臣关系融洽。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5分)

译文: 2)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5分)

译文:

8C 采:采纳 9A (B项第一句是皇帝对宋濂的夸奖 C项第二句是表现皇后太子对宋濂的敬重 D项第一句是表现宋濂孝顺) 10A 宋濂的长孙宋慎因胡惟庸结党而获罪,不是宋濂

【参考译文】

宋濂,字景濂。小时候聪敏、记忆力很强,通晓《五经》。元至年间,被举荐,朝廷授予他翰林编修之职,因为双亲老迈,推辞没有任职,进入龙门山著书。过了十几年,明太祖攻占了婺州,召见宋濂。第二年三月,由李善长推荐,与刘基、章溢、叶琛一起被征召到应天,被任命为江南儒学提举,命令他教授太子,不久改编起居注。宋濂比刘基年长一岁,都在东南被起用,有盛名。刘基雄放豪迈有不同于常人的气概,而宋濂自己认为是一个儒者。

洪武二年皇帝下诏书修订元史,这一年八月史书写成,(宋濂)被授予翰林院学士之职。这时,皇帝注意文治,从四方征召儒士张唯等几十人,选择其中年少并且才华出众的人,提拔做了编修,命令他们进入到宫中的文华堂修习学业,命令宋濂做他们的老师。宋濂做太子的老师前后十几年,太子的一言一行,他都根据礼法委婉劝谏,使他归于正道,涉及到有关政治教化以及前朝兴亡的事,一定拱手说:“应当像这样,不应当像那样。”皇太子每每都严肃认真地很好采纳,说话一定称老师怎么说。

宋濂性格坦诚谨慎,在内庭做官很久,不曾攻击、揭发过别人的缺点。他的居室,命名为“温树”。客人问到宫中的事情,宋濂就用手指着给客人看,(表示不想谈论)。宋濂曾经与客人饮酒,皇帝暗中(秘密)派人去侦探察看。第二天,皇帝问宋濂昨天饮酒没有?座中的来客是谁?饭菜是什么?宋濂全部拿事实回答。皇帝笑着说:“确实如此,你没有欺骗我。”皇帝间或问起大臣们的好坏,宋濂只举岀那些好的大臣说说。皇帝问他原因,宋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26694a8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6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