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人物传记精粹 王朗字景兴素材

2023-01-20 13:05: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人物传记精粹 王朗字景兴素材》,欢迎阅读!
系列,人物传记,文言文,精练,精粹

【吹尽狂沙系列】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精选精练系列之人物传记精粹 王朗字

景兴素材

王朗字景兴,东海郡人也。以通经,拜郎中,除菑丘长。师太尉杨赐。赐薨,弃官行服。举孝廉,辟公府,不应。徐州刺史陶谦察朗茂才。时汉帝在长安,关东兵起,郎为廉治中,与别驾赵昱等说谦曰:“《春秋》之义,求诸侯莫如勤王。今天子越在西京,宜遣使奉承王命。”谦乃遣昱奉章至长安。天子嘉其意,拜谦安东将军。以昱为广陵太守,郎会稽太守。孙策渡江略地。郎功曹虞翻以为力不能拒,不如避之。朗自以身为汉吏,宜保城邑,遂举兵与策战,败绩,浮海至东冶。策又追击,大破之。朗乃诣策。策以儒雅,诘让而不害。虽流移穷困,朝不谋夕,而收恤亲旧,分多割少,行义甚著。

太祖表征之,朗自曲阿展转江海,积年乃至。拜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

初,建安末,孙权始遣使称藩,而与刘备交兵。诏议:“当兴师与吴并取蜀不?”朗议曰:“天子之军,重于华、岱,诚宜坐曜天威,不动若山。假使权亲与蜀贼相持,搏战旷日,智均力敌,兵不速决,当须军兴以成其势者,然后宜选持重之将,承寇贼之要,相时而后动,择地而后行,一举更无余事。今权之师未动,则助吴之军无为先征。且雨水方盛,非行军动众之时。”帝纳其计。黄初中,鹈鹕集灵芝池,诏公卿举独行君子。朗荐光禄大夫杨彪,且称疾,让位于彪。帝乃为彪置吏卒,位次三公。诏曰:“朕求贤于君而未得,君乃翻然称疾。非徒不得贤,更开失贤之路,增玉铉之倾。无乃居其室出其言不善,见违于君子乎!君其勿有后辞。”朗乃起。

(节选自《三国志·王朗传》

注:①岱:泰山的别称。②玉铉:代指国家。

5.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师太尉杨赐 师:以……为师 B.举孝廉,辟公府,不应 举:考取 C.朗乃诣 诣:到……去 D.相时而后动 相:审察、考察

6.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王朗一心为国有卓识的一组是( )(3分) ①师太尉杨赐。赐薨,弃官行服 ②《春秋》之义,求诸侯莫如勤王 ③今天子越在西京,宜遣使奉承王命 ④朗自以身为汉吏,宜保城邑

⑤帝乃为彪置吏卒,位次三公。 ⑥无乃居其室出其言不善,见违于君子乎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②⑤⑥ D.④⑤⑥

7.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朗拜太尉杨赐为师,杨赐去世后,王朗辞去了官职,为杨赐守丧,说明王朗是一个十分重情意的人。






B.孙策渡过长江来侵犯的时候,王朗与功曹虞翻意见有分歧,虞翻主张逃避,而王朗认为身为汉的大臣,应

当保护城邑,力主迎敌。

C.孙权与刘备交战时,皇上询问大臣们,是否要同吴国一起攻打蜀国,王朗认为没有必要急着派兵。 D.王朗推荐了光禄大夫杨彪,皇上十分高兴,为杨彪安排了卒吏,并且对王朗一心为公,力荐贤才的行为给

予了高度的肯定。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春秋》之义,求诸侯莫如勤王。(3分)

译文: 2)天子之军,重于华、岱,诚宜坐曜天威,不动若山。(3分)

译文: 3)无乃居其室出其言不善,见违于君子乎!(3分)

译文: 5B(举:推荐)

6B(①说明王朗重情义 ⑤是皇帝的行为 ⑥是皇帝责备王朗的话) 7D(皇帝在这件事上批评了王朗)

8.⑴《春秋》的要义认为,(与其)求助诸侯不如为王事尽力。(关键词语为“义”、“求”、“勤王”) ⑵天子的军队,比华山、泰山还重要,确实应该稳踞着,闪烁天子的威望的光芒,像山一样岿然不动。(关键词语为“于”、“诚”、“曜”)

⑶恐怕你处在这个位置上说这样的话不对,要被才德出众的人厌弃吧!(关键词语为“其”“见于”“违”

【参考译文】

王朗字景兴,东海郡人。因为通晓经书,被任命为郎中,后升为菑长。拜太尉杨赐为师。杨赐去世后,辞去官职为杨赐守丧。被推荐为孝廉,受到公府征召,没有应命。徐州刺史陶谦考察推举王朗为秀才。当时汉献帝在长安,关东起兵,王朗担任廉治中,与别驾赵昱等劝说陶谦:“《春秋》的要义认为,求助诸侯不如为王事尽力。现在天子远在西京,应该派遣使者去接受皇上的命令。陶谦于是派赵昱拿着奏章到长安。天子赞美他们的心意,授予陶谦安东将军。让赵昱担任广陵太守,王朗担任会稽太守。孙策渡过长江来侵犯。王朗的功曹虞翻认为力量不能抵拒孙策,不如避开他。王朗自认为自己是汉吏,应该为皇上保住城邑,于是发兵与孙策交战,战败,乘船到东冶。孙策军又追击,大败王朗。王朗这才投靠孙策。孙策认为王朗是儒雅之士,责问后没有加害于他。王朗虽然到处流浪,处境困厄,早晨不能考虑晚上的事,但收容体恤亲友旧属,分给他们的多,从他们那里分割的少,做的有道义的事很显著。

太祖上表皇上征召他,王朗从曲阿展转江海,过了数年才到了中原。被任命为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def4de5605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1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