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经典有趣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实验

2023-01-22 20:29: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几个经典有趣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实验》,欢迎阅读!
心理学,有趣,主义,行为,实验



几个经典有趣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实验

一、把狗教成神经症:

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消化过程中,首次发现了条件反射。巴甫洛夫为了计量狗在实验期间分泌唾液的量, 他为每一只实验的狗做了一个小手术,即改变了一条唾腺导管的路线,唾液通常是通过一条唾腺经过导管流入狗的口腔的, 巴甫洛夫改变了这条导管的线路,使它通到体外。这样,就可以接取和计量由导管滴出的唾液。

待狗的手术口愈合后, 巴甫洛夫便开始实验,他每次给狗吃肉的时候,狗即流口水,而且看到肉就流口水,这说明狗是健康的,具有流涎反应。但不久后巴甫洛夫发现,当狗听到助手送食接近它时,即使没有看到肉,没有吃到肉也会流口水。

此后,巴甫洛夫每次给狗吃肉之前总是按蜂鸣器。于是,这声音就如同让狗看到肉一样, 也会使他们流下口水,即使蜂鸣器响过后没有食物,亦如此。说明狗形成了条件反射(杯弓蛇影 惊弓之鸟 止渴 一提到过节送礼就会想到脑白金)

后来,巴甫洛夫用圆形的图片代替铃声,让经由条件化后的狗看 到纸上所画的正圆形的图画而会流口水,但看到椭圆形图形不留口水。

假如实验者故意把圆形图片逐渐改变趋向于椭圆形, 结果变成又不像正圆也不是明确的椭圆形,处于两者之中,模棱两可,难以判 狗就会变得焦虑而乱吠,乱流口水,简单的实验都无法完成。虽然给予休息一段时间,仍不能轻易恢复,犹如患了焦虑症一样。

二、吊胆的羊:

假如让一只羊的前肢触电,但每次在通电之前给 予事先的警告信号,如铃声,这只羊就会养成一个习惯,听到铃声就会提高警觉,赶快把前肢举起,免得被触电,而没有听到铃声时,就认为不会触电,




继续随意运动。可是假如对于这样一只已经被(条件化)训练好的羊,突然改变 一个方式, 不管什么时候都不给予铃声警告, 而是突然给予触电,结果这只羊就不得不随时提心吊胆, 把前肢一直弯曲, 以便能及时躲 避被触电。如此一来长期处在战战兢兢状态下的羊, 就出现一些慢性焦虑症的症状。

提示: 不能预先知道危险来临的时间, 比预先知道危险的来临 造成的伤害更大。 面对亲人的死亡, 突然死亡和患病慢慢去世对人的造成的伤害更大。心理感受是截然不同的。



三、内心矛盾的猫:

1943 年马瑟曼训练猫去按开关,以便获得食物。次操作条件反射形成后,当猫去按开关,有时就突然给予电击,使猫 感到痛苦,但有时却没有,猫按到开关获得食物。结果,猫处在又想按开关获得食物而又害怕触电的矛盾的情况中。这只猫出现了许多躯 体性的症状,如:呼吸急促、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四肢僵硬,如同 注射了肾上腺素。

提示:内心面对极端矛盾,难于处理应付时,可以促成焦虑神经 症的病状。

四、负担沉重的猴子:

1958 年布雷迪对猴子进行了一套实验。他把猴子固定坐在特制 的椅子架里,让猴子四肢能自由活动,能随意伸手取食,但整体躯体却被捆住不能离开特制的椅子架。在实验的过程中,把猴子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的猴子,每隔 20 秒就在其脚上加以电击。然后训练这组猴子在每隔 20 秒的期间里,去按一个开关就能免受电击。 也就是说,假如这组猴子能提高警觉, 每隔一段时间记得去执行该做的任务按开关就能免遭电击。 这样的实验进行了 6 小时, 休息 6 小时后又恢复实验 持续进行 20 天,结果发现有些猴子发生胃溃疡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292137fb90d6c85ec3ac6d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