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中部崛起的财政政策分析

2022-04-06 06:30:0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促进中部崛起的财政政策分析》,欢迎阅读!
政策分析,中部,崛起,财政,促进



促进中部崛起的财政政策分析

要:目前,我国正在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中部六省目前有一个共同的期盼,即盼望国家尽快出台支持中部崛起的政策措施,在各种政策措施中,财政制度安排是最重要的。制定有利于中部发展的财政政策,是促进中部崛起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财政政策;中部;崛起

一、引言

中部六省地处祖国内陆腹地,起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的作用,在全国地域分工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重大任务。财政政策历来是各国政府作用于经济的重要手段,因此制定合理的财政政策对促进我国中部地区崛起,协调区域经济发展都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中部崛起的必要性

1.中部的落后也影响了全国的现代化战略

由于东、西部地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资源禀赋差异、经济技术差距和空间距离, 因此, 中部在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中处于过渡地带, 在生产力扩散、产业转移中处于优先位置。要形成中国经济区域总体布局的均衡态势和完整结构, 必须以中部地区作为坚实的支撑点。



2.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障碍

中部六省是农业大省,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三农问题非常突出, 全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 60%集中在中部,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压力非常大; 中部地区高新技术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工业积累能力不强, 工业化滞后成为制约中部崛起的主要障碍; 中部城乡差距扩大, 公共服务缺位, 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逐渐凸显。



三、有利的财政政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国家财政支持政策在特定地区实施, 通过对资本预期收益和资本成本的影响来影响私人部门的投资决策, 引导资本、劳动力和信息技术的流入, 从而促进该地区的发展, 最终影响资源配置的结构和规模, 实现国家宏观调控预期。



1)综观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历程, 在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 都无一例外地注重运用财政政策的杠杆作用, 对本国欠发达地区实施发展援助。如日本通过运用宏观调控手段, 采取税收、财政支出等多种政策工具扶持欠发




达地区发展, 有效地缩小了地区间差异; 欧盟各国政府为改变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积极运用包括税收政策在内的多种政策手段,支持落后地区加快发展。



2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 财政政策同样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改革开放后, 国家给予了沿海地区一定的优惠政策, 在国家财政政策的大力支持下, 沿海地区的经济很快有了较大的增长, 成为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 十五开始, 国家为了支持西部地区发展, 给予西部大开发的财政支持政策, 很快就使西部在许多方面的发展超过中部。



四、在促进中部崛起中, 对国家财政政策选择和使用的建议

1.不断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解决 三农问题,是 中部崛起战略的基础和突破口。因此为了促进中部崛起,财政要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同时,政府部门也要用好支农资金,将其重点用于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积极推进节水灌溉、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鼓励农业科技创新、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同时要加大财政对农民教育的投入,方面,要不断增加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另一方面,政府要把农村劳动力培训费纳入财政预算,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以保证农民真正增加收入。



2.改革和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税收优惠包括直接税收优惠(减税、免税、降低税率等)和间接税收优惠(加速折旧、投资抵免、再投资退税等)。目前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以直接税收优惠为主,这种优惠方式主要适用于东部建设周期短,利润高,风险低的产业,因此,笔者认为,我国应采用间接税收优惠为主,直接税收优惠为辅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于基础产业、能源交通产业等实行间接税收优惠政策,适当给与那些投资周期长,见效慢,风险低的投资项目实行直接税收优惠政策,以便促进发展中部的基础性产业,提高中部地区投资硬环境,从而促进中部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



3.积极支持和促进中部企业的技术改造

中部产业升级缓慢, 主要表现在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低, 产业结构不能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对缺乏市场竞争优势, 产品技术含量低, 附加值小, 展前景不佳的传统工业要进行压缩, 限制和淘汰, 而对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 但发展受到限制的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出资支付过去遗留下来的体制转型成本, 下岗分流人员劳动关系的解除成本和社会统筹经费补充, 企业不良债务的清理、消除等, 以帮助企业减轻或甩掉历史包袱,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 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



4.以中央财政专项拨款为主, 建立中部发展基金

基础设施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 但是基础设施一部分是属于公共产




品, 还有一部分投资大、期限长, 不能够引入私人资本, 而在当前中部地区地方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 中央财政应当拨出专款, 同时筹集各方资金, 立中部发展基金。其资金主要投入交通、通讯、能源等生产基础设施, 配合中部能源基地、石油储备基地、电力输出基地、新兴和新型能源基地、重要的原材料基地建设。同时在中央财政安排的基础建设投资项目中, 提高中部所占的比例, 资金分配向中部倾斜。



参考文献:

[1]韩凤芹, 靳黎民, 唐建华.支持中部崛起的财政政策研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报告, 2005



[2]覃成林.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转型与中部地区经济崛起研究[J].中州学刊,2006159-63



[3]王方红.区域制度创新与中部崛起[J].经济问题探索,2006732-36

[4]范恒山、赵凌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大战略问题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2cfa5f575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2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