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雪

2022-08-26 13:09: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沁园春 雪》,欢迎阅读!
沁园春

《沁园春 雪》

【学习目标】

1.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2.理解诗歌中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的使用和写景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学习重点】

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学法指导】

《沁园春 · 雪》是一首写景抒怀的豪迈之歌。词中体现了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的北国雪景,纵论了历史上的风流人物,表现了后来居上的英雄气概,感情奔放,胸襟豪迈。 学习本文应在熟读和背诵的过程中,细致地感知词中的形象,深入地感受词中的意境,深切地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我会读

查字典,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 ①分(fèn)外妖娆(ráo ②逊(xùn

③成吉思汗(hán ④数( shǔ )风流人物 ⑤还看今朝(zhāo

2.自查资料或网上搜索关于毛泽东的资料,整理归纳后写在下面。

3.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准确、流利。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诗人笔下的雪景图,并谈谈你的感受。

4.通过以上预习,把你阅读时的困难、疑惑写在下面,课堂交流。

二、学习研讨

()导入。 由毛泽东的故事入题。

()自主学习反馈:展示交流预习成果。 (三)听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放朗读录音,让学生思考: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雪景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自由朗读课文,完成文章结构图解。

()合作探究,品味鉴赏。 1自读课文,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思考:词的前三句在全词中起了什么作用?“千里”“万里”反映了什么?

2.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讨论后代表发言,教师明确。 1)词的上阙中作者用“望”字领起了哪几句?

2)词中后三句是实写还是虚写?使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3“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了什么作用? 4 怎样理解作者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英雄人物的评价? 链接材料:毛泽东在致陈毅的一封信中说:“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他对本词曾批注道:“雪,反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文采、风骚、大雕,只能如是,须知这是写诗啊!难道能够谩骂这个些人们吗?别的解释是错的。




4.归纳总结。请找出全文的主旨句,并谈出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沁园春 · 雪》全词融写景、抒情和议论于一体,把写景咏史巧妙地结合起来,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歌颂当代英雄,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感情和伟大的抱负,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博大胸怀,具有扣人心弦的力量,成为一首气吞山河、雄视千古的“绝唱”

(五)比较阅读,鉴赏提升

沁园春 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一九二五年 比较本词和《沁园春.雪》在写景抒情方面的异同。

明确: 两首《沁园春》上阕开篇同是写景。但在词人笔下,南国秋景浓丽纤巧;北国雪景则大气开阔。在两词的下阕中,作者忆事抒情,人们从中感受到的则 是:青年毛泽东的飞扬才气和中年毛泽东的雄才大度。 六、延伸:

联系学过的古诗词中描绘雪景的句子并加以吟咏。 咏雪诗句集锦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业设计:

1 、背诵整首词。 2 、同步练习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2dcf66046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6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