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022-12-23 13:42: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欢迎阅读!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应对,措施,存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作者:李强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7

摘要:财务管理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命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国家政策或者企业自身的原因,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在财务观念、财务制度约束力、风险意识、财务控制、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充分发挥财务管理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应从更新财务管理观念、推行财务预算管理、加强财务风险的管理、资金管理、提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加以改进。 关键词: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53.7 文献标识码:A

国有企业控制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在我国经济中起着重要的支柱作用。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客观上也加快了国有企业管理改革的步伐。同时,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变化,也给国有企业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虽然现代化的管理体制在国有企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应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我国有企业在财务管理仍然存在问题,只有采取合理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从整体上全面提高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 一、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企业财务管理主要是指企业在组织财务活动、分析财务关系时,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科学的管理,包括财务预算、计划、分析、协调和财务控制等工作。企业财务管理主要可以分为企业在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的管理工作和企业在处理财务关系时的管理工作。前者主要包括筹集资金和投资管理、资本分配管理。后者主要指在处理企业和投资者、债务人、政府、企业内各部门、内部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时涉及的管理工作。根据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要求, 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还包括企业重组、合并、收购、破产等方面的财务管理 二、当前形势下,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国有企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经济基础。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存在的问题也开始逐渐暴露出来,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应该及早得到解决,以免造成严重的损失。

()国有企业思想观念落后,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一般来说,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长期受国家政府的保护和扶持,缺乏防范金融风险的意识。市场环境的变化,使企业管理的重心由以生产管理转向财务管理。但是,在我国国有企业管理的过程中,企业财务管理员往往对企业决策漠不关心,许多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对企业的信息了解的很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能深刻体会企业相关财务决策的实质。因此,在工作中就不可避免的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对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落实不到位, 许多企业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不一致。另外,部分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员工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不高,还有一部分财务管理人员没有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所掌握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国有企业的发展需要。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有待进一步完善

国有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整个市场的发展方向,这就使企业财务管理时就容易在财务预算、核算方面出现问题。这也恰好是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的重要表现之一。一旦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就会容易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无法正常进行,影响企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此外,传统企业管理模式也妨碍了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不当,企业资产流失和浪费严重

国有企业通常没有强烈的管理意识,非常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另外,由于财产管理不及时或者管理不当,企业资金资产的利用率普遍偏低。比如, 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盲目投资、担保;不合理的资源配置,在处理财务关系活动、进行企业财务活动时没有严格按照程序执行,随意购置、转让、出售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现象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妥善的解决,长期存在下去,最终必然导致国有企业资产的大量流失,让国有企业蒙受严重的损失。

三、提高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措施 ()明确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目的和要求

企业管理者及从业人员要转变思想观念,提高企业管理的水平,所谓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一般是指企业在特定的财务管理环境中,通过开展财务活动、处理各种财务之间的关系想要实现的目的。具有代表性的财务管理目标包括:实现企业经营利润的最大化、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以及企业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按照现代化的企业财务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企业自身价值的最大化是企业财务管理要实现的最重要的目标。

企业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明确怎样正确运用财务的杠杆利益,如企业的投资利润率和企业投资负债利润率相一致时,企业的财务不会产生杠杆利益;当企业投资的利润率比企业负债利润率高时,企业引入的资金可能提高普通股票的利润, 这种利益属于正的财务杠杆利益。反之,企业投资的利润率比企业负债利润率低时,企业普通股票的利润率将会低于纳税后投资的利润率,明显降低了股东的收益。因此,限制、消除负财务杠杆的利益是达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有效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学会运用科学合理的财务预测方法和财务控制手段。改变以往国有企业财务粗放、自由的管理方式,符合现代化企业精细管理的要求。变原来封闭、片面的管理方式为主动、全面的财务管理企业管理者要把眼光放长远,不能单单将工作局限于对财务资金收入支出的被动管理。财务预测也要做到科学准确,不能仅仅依据企业财务信息部门的历史记录来做出新的预测, 还应该明确财务数据的收支和业务数据之间的关系,财务管理工作要有一定的前瞻性。

()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提高财务会计的监督能力

有些国有企业为了小集体的经济利益,常常在财务数据上大做文章。例如,部分企业把当年的收入放在下一年入账,造成企业当年亏损的假象,而有的企业却把原本应该在下一年才能收回的欠款提早放入本年的财务账目中,以便形成企业当年盈利的假象;再如,也有企业为了完成高指标,甚至用交易之间的相互关联,从外部购置部分业务等手段不正当经营手段,联合制造虚假账目,欺骗投资者,从而实现吸引投资或者是获得个人业绩的目的。财务管理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杜绝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避免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保障国家财政税收的利益和投资者、债权人的正当利益。有利于国家政府制定正确的财政税收计划,同时,规范企业内部管理秩序,建立清楚具体的财务账目,财务记录与实际收支相符, 完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监督制度,有效地控制企业财务收入和支出,避免企业领导或负责人容易抓住这些漏洞,滥用职权以公谋私。施行产权分离的政策,以免财务人员因受企业领导管理,必须听从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的命令和指挥的现象发生,让财务人员能够真正执行对财务监督的职能。财务管理工作人不能对一些不法现象听之任之,财务人员要坚守职业道德、坚决按原则办事,不畏惧各种刁难或报复等不公平的待遇,提高财务人员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办事的积极性。 四、结语

总之,我国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国家政府有关部门、企业领导者及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妥善地解决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让国有企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新敏. 试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 现代商业,2011,(14):37-38 [2] 张虎军. 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运行措施[J]. 现代经济信息,2011,(03):4-5 [3]程晓东.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财经界(学术),2010,(10):12-13

[4]杨永宁.浅论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完善策略[J].财经界(学术),2010,(22):26-27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2f8074910a6f524ccbf856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