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建设及风险防范

2022-04-11 00:44: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建设及风险防范》,欢迎阅读!
内控,制度建设,财务管理,防范,风险

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建设及风险防范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水平进一步提高以及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深入,事业单位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展。确保国家经济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并且通过制定完善、健全的财务管理工作内部控制制度及其全面实施和稳定执行,用以保障我国经济资源的平安性、协调经济行为、管理经济活动的工作。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风险防备

所谓事业单位就是由国家投资创办且非营利性组织单位,创办事业单位的主要目的就是为社会公益提供相应的效劳。就当前情况来看,我国事业单位正处于转型的关键阶段,只有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不断改善和健全财务管理工作的内部控制体系,才能有效躲避外界环境中隐藏的各种风险,增强其内部控制管理水平,推动事业单位可持续发现,并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提高相关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及可靠性。在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力度过程中,有效提高各部门的管理水平及工作功效,并对财务部门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明确各项工作的职能,同时促使部门之间以及岗位之间形成相互监督、约束关系。由于内部控制制度具备一定的约束力,无形当中及提高了财务管理的功效,提高财务工作的准确性,确保财务会计信息数据及相关资料真实性及可靠性,为事业单位制定相关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撑持。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建设措施 〔一〕明确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层次。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首先首先应该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层次进行划分,并且确保不同层次的的独立性。第一,加强内部牵制制度建设。所谓内部牵制制度就是对各项业务分工明确,并且任何一项业务都不能由一个部门或者一个工作人员独立完成,在加强内部牵制制度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明确哪些岗位是不相容的。内部牵制制度主要由不相容职务别离、赋予一定的权利、相互制约等构成那么,明确各个部门及其岗位之间所行使的权利及应该承当的责任,确保不相同岗位之


间或者职务之间相互监督和约束,进而建立健全的制衡机制。第二,加强事业单位财务部门日常核算的管理力度,确保财务部门的各个岗位进行周期性汇报。第三,加强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事业单位应该重视内部审计这一问题,从内部抽调或者外聘专门人员组建内部审计部门,赋予内审部门一定职能,促使其具备较高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将其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的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二〕优化事业单位内部结构。事业单位应该将整体结构作为切入点对内部结构进行调整和完善,仅仅对单位中某个部门进行改良是远远不够的。业单位是由各个部门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并且各部门间相互协调、相互沟通通,因此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内部控制建设需要在井然有序的内部结构中才能得以完成。在此根底上对事业单位中各部门的全责进行明确划分,让每个部门都分明的知道自身应该承当的责任及权利,将各个部门的职能充沛发挥出来。另外以最大限度发挥工作人员主观能动性以及管控责任为根底对事业单位各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和划分,确保各部门职责的合理性。

三、事业单位防备财务管理风险的有效路径 〔一〕提高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意识。第一,加强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宣传,提高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对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重视成都,进而增强管理人员内部控制管理意识,并将这种内部控制意识传递给各部门的员工,采用自上而下传递的方式增强事业单位全体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为有效躲避财务风险夯实根底。另外,财务管理人员应该深入了解并掌握如何有效防备财务管理风险,认真学习?内部控制根本标准》以及?会计法》,充实自身防财务管理风险及内部控制知识,一旦出现财务管理风险可以灵活应对。〔二〕构建健全的财务管理风险预警体制。事业单位构建健全的财务管理风险预警体制,有助于单位在经营和运行过程中潜藏的风险,并提前制定防备和应对措施,躲避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隐藏的各种风险。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主要的理财对象是现金,这和盈利性企业截然不同。盈利企业关注的重点是企业的经营效果,而事业单位那么恰恰相反,事业单位更为重视其运转过程中,各项资金的支配状况,资金是否准确合理的运用到经营活动当中,金额是否满足经营活动运转需求。因此,事业单位较为重视对各项费用的现金控制,提前对资金流量以及开支状况进行预算,做好财务管理风险预警工作,有效躲避各种资金风险,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事业单位各项经营活动的顺利发展,推动事业单位长远开展。〔三〕明确财务分析指标体系。防备风险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多元化经营,防备风险就是保障在对预期回报不会造成任何影响的根底上,将经营活动中不确定因素以及可能产生风险的因素转变,继而保障财务管理备较高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因此,事业单位在进一步开展主营业务的同时,将自身的力量就财务力量集中起来并充沛发挥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加大财务管理力度,推进一体化管理的实现。另外事业单位可将开展策略转变成多元化经营的开展模式,收缩战线,尽可能利用自身有事弥补缺乏之处,促使事业单位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 四、结语




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及风险防备对财务管理有着重要影响和参考价值,因此在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同时,制定有效防备风险措施,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事业单位稳定、平安开展。 参考文献 1]李赫.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系完善和风险防备[J.商讯,200834. 2]杨谷樱.论行政事业单位如何加强内部控制建设[J.纳税,200832. 3]戴乐.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J.中国市场,200829.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39e36cfa1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e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