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的孩子们》赏析

2022-05-05 07:35: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给我的孩子们》赏析》,欢迎阅读!
赏析,孩子



童真之歌

《给我的孩子们》是丰子恺先生为《子恺画集》作的序,文章以画集上的题材为内容,赞扬了孩子的率真自然,是一首童真的赞歌。

作者向往儿童生活,歌颂美好的童真世界。“我的孩子们!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这句肺腑之言,就是这首赞歌的主旋律。

作者赞美孩子们的直率、自然的性格。“你是身心全部公开的真人。你甚么事体都像拼命地用全副精力去对付。“小小的失意,像花生米翻落地了,自己嚼了舌头了,小猫不肯吃糕了,你都要哭得嘴唇翻白,昏去一两分钟。孩子的率真是多么真切。“两把芭蕉扇做的脚踏车,麻雀牌堆成的火车,汽车,你何等认真地看待,挺直了嗓子叫‘汪——’‘咕咕咕……’以此来代替汽笛。”孩子玩得是那么认真。在跟姐姐争辩谁该到月亮上去,谁在下面看时,是何等激昂;当发现父亲腋下的长毛,以为是黄鼠狼时,又是何等伤心……

作者赞美孩子们的创造力。“你们每天做火车,做汽车,办酒,请菩萨,堆六面画,唱歌、全是自动的,创造创作的生活。”孩子们的玩是全身心投入的,是出自真性情的。

作者在尽情赞美儿童天性的同时,又以大人们的虚伪、污浊来与孩子们的坦城、纯真作对比。“大人之间的所谓‘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来,全是不自然的,病的,伪的!“大人们的呼号‘归自然!‘生活的艺术化!‘劳动的艺术化!”与孩子们的创造精神相比,显得那么贫乏与丑陋。这种对比有力地衬托了童心的高尚。“我在世间,永没有逢到像你们这样出肺肝相示的人。世间的人群结合,永没有像你们样的彻底地真实而纯洁”。至此,作者尽情地赞美了孩子们纯洁而真诚的心灵,一个美好而温馨的童真世界跃然纸上。

作者的随笔《东京某晚的事》中有这样一段话:“假如真有这样的一个世界,天下如一家,人们如家庭,互相爱,互相助,共乐其生活,那时候陌路都变成家人……这是何等可憧憬的世界!”可见,作者对童真世界的歌颂,实际上是他对美好理想社会的追求。

作者真正的悲哀是想到孩子们的未来。“孩子们!你们果真抱怨我,我倒欢喜;到你们的抱怨变为感激的时候,我的悲哀来了!“你们的黄金时代有限,现实终于要暴露的。”想到“儿时的伴侣中的英雄、好汉,一个个退缩,顺从,妥协,屈服起来,到像绵羊的地步”不禁悲从中来。“且到你们懂得我这片心情的时候,你们早已不是这样的人,我的画在世间已无可印证了!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作者直接抒发了孩子们的童真和幸福失去之后的极度悲哀的心情!

这篇散文,作者一方面赞美童真世界,一方面谴责大人们的虚伪无聊。在作者看来,大人们的一切言行都不能与儿童相比。儿时伴侣中的英雄好汉,一旦长大成人,就会一个个变得像绵羊似的,丧失了率真、自然、热情的美德,只会退缩、顺从、妥协与屈服。这是因为,长大后步入这病态社会,就被世俗的尘埃所蒙蔽,就被社会的桎梏所禁锢。所以,作者对童






真的歌颂,实际上也是对病态社会的厌恶和对世俗的鞭挞。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3d5c301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6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