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提议设立“中华母亲节”引热议

2022-05-10 17:15: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大代表提议设立“中华母亲节”引热议》,欢迎阅读!
中华,母亲节,人大代表,提议,设立

人大代表提议设立“中华母亲节”引热议



201636日,全国人大代表陈致?O在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提交的建议中提出,把“女娲诞辰日”也就是每年的315日设置为“中华母亲节”陈致?O表示,“女娲诞辰日”定为“中华母亲节”不是搞迷信,而是因为女娲身上所集中体现出的“拯救人类、无私无畏、博爱慈悲、造福人类”的精神值得传承和发扬,对实现民族大融合,增强民族凝聚力,传承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是民众的共同期盼。消息一出,立即引发网友热议。不少人认为,现在每年大家所过的“母亲节”毕竟是舶来品,“女娲诞辰日”定为“中华母亲节”的做法有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只是能否真正将其建设起来、弘扬传统美德,才是最重要的。

建议设立“中华母亲节”是个好提案

在某种意义上,母亲就是伟大、无私的代名词。说起母亲,总是能击中很多人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西方的母亲节,这个舶来品所带来的是西方文化,虽然孝敬母亲的真理是普世的,但从中散发出来的文化味道始终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对味。不管是古希腊人向希腊众神之母瑞亚致敬,还是美国的安娜?查维斯夫人发出的“但愿在某处、某时,会有人创


立一个母亲节,纪念和赞扬美国与全世界的母亲”的倡议,都与我们的文化离得太远,始终“想说爱你不容易” 而以“女娲诞辰日”为“中华母亲节”,女娲身上所集中体现出的“拯救人类、无私无畏、博爱慈悲、造福人类”的精神就能够得到传承和发扬。中国人向来具有内敛的品格,用“女娲”作为中华母亲的代言人,其中的内涵不用多说母亲也能懂,同时也不需要勉强国人去拥抱亲吻母亲。另一方面,“女娲诞辰日”“中华母亲节”也是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正道,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与现下的实际结合起来,传统文化才能发光出彩。让母亲过节,让母亲歇歇,也能让孩子们了解母亲节的内涵,发扬传统文化。我们应该为建议设立“中华母亲节”点赞。 “中华母亲节”重在建设而不是设立

关于设立“中华母亲节”,已经不是一个新话题。早在2004年,就有全国政协委员提交相关提案,2007年还成立了民间的母亲节促进会,并确定以孟子生日为“中国母亲节”遗憾的是,此提案并没有得到普遍认同。从理论上说,无论是将孟子生日定为“中国母亲节”,还是将传说中的“女娲诞辰日”定为“中华母亲节”,抑或是另选一个有特殊意义的日子来设为“中华母亲节”,其宏观大义,都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会不会遭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尴尬呢?看一看我们的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等,虽然已经被


设为法定假日,可宏观大义究竟实现了多少呢?假日搭台,商业唱戏,真正的文化传承与弘扬,似乎并不理想。 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设立“中华母亲节”的目的,不应该是仅仅为了关起门来自己娱乐一下。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设立“中华母亲节”,也一定要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走好中国道路,传播中国声音。实际上,“中华母亲节”我们不妨变换一下思维,重要的不是在哪一天,而是要将节日过成“中华”的。因此,我们没有必要针对美国的母亲节另选日子设立一个“中华母亲节”,而是应该考虑因势利导,在内涵、内容、形式等方面下功夫,真正做成既是中华的母亲节,更是世界的母亲节。在已有共识的基础上,讲好中华故事、弘扬中华文化,不但实施起来要容易一些,影响力可能也更容易得到彰显。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3d7841b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4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