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式课题论文(佛山市高明区更合镇合水小学 钟志文)

2022-12-06 08:35: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草根式课题论文(佛山市高明区更合镇合水小学 钟志文)》,欢迎阅读!
志文,根式,高明,合水,佛山市

随笔化小作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摘要:现在的小学生最害怕写作文,总觉得没话可写,不知道写什么。要么就是参考作文选,假话连篇,毫无真情实感。其实我们的身边随处都是写作的素材,只不过我们没有引导学生发现。另外就是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要求稍高,导致学生望“习作”而生畏。习作教学的几点对策:一、以生为本,激发兴趣。二、丰富素材,巧创情景。三、因材施教,区别评价。

关键词:兴趣 随笔 作文教学

20093月,高明区教育科研培训中心科研部号召全区教师开展“草根式”课题研究。为了在实验中实在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真正地使研究得到实效,我选择了自己比较薄弱的作文教学作为研究对象,也随之将作文教学定为“随笔化小作文”教学。这一个主意来自《教师博览》200812期刊出的山东省邹平县教育局的稿子——《随笔化作文:改变作文教学的走向》同时,我在范文大全看到了广东省东莞市一名教师《小随笔大可为—随笔化作文教学实验报告》http://wenku.baidu.com/view/b633452a915f804d2b16c1f6.html那里面的一篇篇经验介绍,使我眼前豁然开朗,在心中激荡起让自己改变的浪花。在这一年多的实验时间里,我边摸索边实践;边查资料边想点子;在语文教学中,时时处处贯彻我的作文教学思想,抓住一切机会进行作文教改实验。实验中,既有成功又有失败。现对实验过程中的一些体会记录下来,仅作抛砖引玉之用,恳请同行斧正。

一、以生为本,激发兴趣

现在的小学生最害怕就是写作文,总觉得没话可写,不知道写什么。要么就是参考作文选,假话连篇,毫无真情实感。其实我们的身边随处都是写作的素材,只不过我们没有引导学生发现。另外就是教师对学生的习作要求稍高,导致学生望“习作”而生畏。

我们来看《新课标》对写作的要求:低年级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中年级要求“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高年级要求“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纵观以上要求,其实小学习作就是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把自己的所感所想比较顺畅地用文字表达出来。所以我们要重视学生的个性,珍视学生的独特个性。有鉴于此,我在所任教的

- 1 -


班级内进行“随笔化小作文”教学研究。我在进行习作训练时,大胆放手让学生写自己喜欢写的事情,让学生有事可写,言而有物。随笔化小作文在要求上比较灵活,没有内容要求,没有字数要求,只要求所写的是真事,并且做到语句通顺。只要合要求,就给一个中肯的分数,只要有进步,就表扬。学生看到自己的习作得到肯定,自然就慢慢喜欢写作。

二、丰富素材,巧创情景

如果要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单纯是没有内容和字数的要求是远远不够的。要让学生保持写作的热情,就要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习作关键是要有习作素材,小学生对于习作素材的感知会较迟缓,还不懂得如何挖掘习作素材。其实习作即生活,要学生亲近生活,懂得生活,就会有无穷无尽的习作素材。陶行知先生言:“我们要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与万物为友。解放了空间,才能收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所以,在指导学生在进行习作练习时,我打破了以往一贯的以说为主、以课堂为主的方法,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教会学生去观看生活,聆听生活,感受生活。我告诉学生要擦亮自己的眼睛,留心身边(例如上放学路上)平常事、新鲜事。例如我们学校邻近蔬菜交易市场,是学生上放学的必经之路。蔬菜交易市场是各色人马的集结地,我告诉学生那里每天会发生很多大小事、有趣事,只要留心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很多习作的素材。这样一来,学生的习作素材就慢慢多起来,写出来的习作不再空洞无物。

为使学生持续保持习作的热情,我还不时创设一些引人入胜的情景,拨动学生的灵魂,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到情景当中去,这样一个参与过程,学生的记忆是深刻的,也是最有体会,最有感受的,这样的情景让学生记录下来也会比较畅顺的,也是真实的。例如,我从网上转嫁了“生命的选择”这个情景:让学生在纸上写出生命中认为最重要的5种东西,然后再告诉学生逐一舍弃,肯最后剩下的是什么。这个游戏在开始时,学生是蛮高兴的,但随着游戏的一步步深入,整个课堂都是静悄悄的,大家都神态凝重,有些甚至轻抹眼泪,此情此景,我也深受感动。在随后的随笔练习中,有学生写道:这个游戏太令我伤心了,选择太艰难。但我知道生命才是最重要的,我要珍惜生命。有学生写道:„„到最后剩下了“生命”和“父母”,我想啊想,最后,我划掉了“生命”,剩下“父母”,为了父母,我可以放弃生命。看着学生交上来的这些习作,让我感动良久,这是一群多么可爱的孩子呀!谁说他们不懂生命,不懂孝亲呢?这样的情景,胜于千言

- 2 -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435e00c581b6bd97f19eae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