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奈:从小就是“花痴”的生物学家

2023-04-11 03:28: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林奈:从小就是“花痴”的生物学家》,欢迎阅读!
生物学家,从小,就是,林奈:,花痴”

林奈:从小就是“花痴”的生物学

作者:暂无

来源:《发明与创新·小学生》 2020年第3



杉杉儿

卡尔·冯·林奈是瑞典生物学家、近代动植物分类学的奠基人,创立了动植物命名法则“双名法”,提出生物分类的阶层性,并按物种多少和亲缘远近依次分类,著有《自然系统》《植物属志》《植物种志》等著作。他的肖像被印在100瑞典克朗纸币的正面,林奈学会为纪念他而设立,他的手稿和搜集的动植物标本都被保存在学会,美国芝加哥大学内还有他的全身雕像。法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卢梭曾托人向林奈转达他的赞赏:“请转告他,在这世上我没有认识比他更伟大的人了。”

与植物结缘

1707年,林奈出生在瑞典的一个小村庄。他的父亲是一位牧师,也是一个园艺爱好者,在住处周围种了许多花草树木。在林奈小的时候,他父亲经常用鲜花装饰他的摇篮。

受父亲的影响,林奈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对植物的浓厚兴趣,是个不折不扣的“花痴”。每当蹒跚学步的林奈哭闹不停的时候,家人只有给他一朵花才能让他破涕为笑。5岁时,他得到了父亲花园中的一小块地,用于种植感兴趣的植物。回忆起这件事,他说:“这激发出了我内心深处对植物的一种不可抑制的热爱。”8岁时,林奈获得了“小植物学家”的别名。

不仅痴迷于植物,林奈还对植物的名称特别好奇。他经常将看到的不认识的植物拿来询问父亲:“父亲,您快看,这株植物叫什么?”他父亲都详尽地告诉他。因为那时年幼,林奈经常忘记父亲告诉过他的那些植物的名称,于是不得不重复提问。

一开始,林奈的父亲为儿子与自己有共同爱好而感到高兴,也尽量满足儿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然而时间一长,他就不耐烦了。“这株植物的名称我之前不是告诉过你了吗?要是你下次再忘记它的名称,我就不会告诉你其他植物的名称了。”一天,被林奈反复问同样的问题弄得烦透了的父亲恶狠狠地“威胁”道。

从那以后,林奈全身心投入到把不同的植物与它们各自的名称对上号这件事上,不敢有丝毫懈怠。他将植物的名称和形态特征结合记忆,将抽象的内容和具体的图像一起储存在脑中。林奈的这一举动为他后来的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因为许多参考资料记在脑中,随用随取,堪称便携式数据库。

在小学和中学,林奈的成绩不突出,他只对树木花草有异乎寻常的兴趣,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了到野外采集植物标本和阅读植物学著作上。

“双名法”带来大变革

1727年,林奈考入隆德大学,1年后,转学到乌普萨拉大学,在大学期间,系统地学习了博物学及采制生物标本的知识。1732年,林奈到瑞典北部的拉普兰地区考察了5个月,发现了100多种新植物,收集了不少宝贵资料。从1741年起,他担任生物学教授,潜心研究动植物分类学,在此后的20余年里共发表了180多部科学论著。

林奈的发现和研究深刻地影响了生物学的发展,他提出的“双名法”简化了生物命名系统,生物学研究变得更为系统和高效。根据双名法,每种生物的名称由两个拉丁文单词组成:第


一个词是属名,为名词;第二个词是种名,为形容词,用于形容物种的特性。在这两个单词后面,可加上发现者的名字作为纪念。“双名法”这种法则被各国生物学家所接受,一直沿用至今。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456658325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5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