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夜》赏析

2023-01-03 11:24: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星夜》赏析》,欢迎阅读!
星夜,赏析

《星夜》赏析

《星夜》作于18906月,画布油彩,现藏与纽约现代美术馆。

这幅画中呈现两种线条风格,一是歪曲的长线,一是破碎的短线。二者交互运用,使画面呈现中眩目的奇幻景象。这显然已经脱离现实,纯为梵·高自己的想象。

在构图上,骚动的天空与平静的村落形成对比。柏树则与横向的山脉,天空达成视觉上的平衡。

梵·高的生命就如他作品中的星星,在幽蓝的夜空中独自放光。挚爱深夜的凡·高在阿尔时期曾有两件作品描绘星空,本幅和《夜间咖啡屋》

这两件作品中,闪烁于碧蓝色夜空中的交通星星,格外夺人眼目。在圣雷米的初期(18896)所画的这幅画是凡·高深埋在灵魂深处的世界感受。每一颗大星、小星回旋于夜空中,新月也形成一个漩涡,星云与棱线宛如一条巨龙不停地蠕动着。暗绿褐色的柏树像一股巨形的火焰,由大地的深处向上旋冒,山腰上,细长的教堂尖塔不安地伸向天空。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回旋、转动、烦闷、动摇,在夜空中放射艳丽的色彩。这种回旋式的运动圆形,有如远古时代的土器形体或者装饰在土器表面的螺旋花纹。

在德拉克洛瓦或巴洛克的艺术中也可以看到这种回旋的曲线和旋转的运动,但其真正的源头,恐怕还是来源于人类的潜意识之中,促成凡·高产生这种原始意识的,一是得自于农民以劳动征服大地所带给他的共鸣,再者是他对德拉克洛瓦的佩服,三者是对于日本浮世绘画家北斋和广重的构图主题的把握。

关于《星夜》在西欧传统绘画的远近法中,画家常常从观众席来观察舞台,观察风景与人物。但是对凡·高来说,在他病情尚未发作之前,已感到被另外一个世界监视着。他察觉到受苦恼、受烦闷的,不只是他本身或者如向日葵那样的对象,而是能够把一切万物都包括进去的广大范畴。他在采用大胆的布局的同时,同时又体现出了与这个世界脱离的另一种思维!从而造就了这幅作品的成功!

这幅油画是他所画的为数不多的,不靠直接观察对象,而用虚构的形与色,凭想像创造某种气氛的作品中的一幅。这是体现内心的、最紧张的幻想,是发泄无法抑制的强烈感情的创造性尝试,而不是对周围大自然平心静气研究的结果。《星夜》也许是凡·高最有名的画作。独特的风格让人一眼就可以认出是凡·高的作品,这幅作品是虚构的。对凡·高来说,画中的图像都充满着象征的涵义。那轮从月蚀中走出来的月亮,暗示着某种神性,让人联想到凡·高所乐于提起的一句雨果的话:“上帝是月蚀中的灯塔”


梵高以独特的画风将生命注入到他所画出来的东西中。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47f45c56b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a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