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秩序主要靠道德维系(二辩)

2022-04-24 14:28: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秩序主要靠道德维系(二辩)》,欢迎阅读!
维系,秩序,道德,主要,社会

1、请问对方辩友,今天我方一辩在公共场合随地吐,甚至大声喧哗,你说他的行为有没有扰乱社会秩序?有——那请问她违法了吗?没有。那按照您方观点,系社会秩序主要靠法律,但当我方辩友没有触犯法律时,法律又如何能维系社会秩序呢?(如果对方说我们不能以篇盖全时,反驳:那你觉得这个世界上是罪犯多还是

平民多?)



2、请问对方辩友,您知道小悦悦事件吗?知道——那您认为那见死不救的十八位路人这样做有道德吗?该不该收到谴责?但是这样做违法了吗?没有。我想说的是守法的人不一定就是和谐元素,但是没道德的人他必定是个不和谐、破坏社会秩序的因素!

3、再跟对方讨论一下社会热点,近几年出现了很多交通事故肇事司机将受害人撞伤后,不但不停车救人,反而故意将其辗压、拖拽致死的案例,请问对方辩友知道为什么吗?如果对方辩友不清楚的话,那我来告诉你,就是因为在我国交通法中撞伤一个人可能远比撞死一个人受得处罚重!这也就是说法律在某些方面不但不能维系社会秩序,甚至会扰乱社会秩序。

4、如果说维系社会稳定主要靠法律,那尤重刑罚的秦朝又怎会民不聊生,走向灭亡?到底是因为法律的不完善还是其罔顾了包含仁、义、礼、智的道德之心呢?此可见,维系社会稳定必须依靠道德的支撑。

5、对方以强制性来论证道德的维系力不及法律现时有效的话,据就是当年毛、周、朱等等不顾当时法律的制裁的事实,把话题引入秩序的遵守实质是内心的认同而不是外界的包括法律的强制

6、对方问:哪一个国家的秩序是靠道德来维系的呢?

回答:我们国家难道不一直在弘扬传统美德,宣扬道德风尚?




7、对方说道德教化的是那些有良心的人,而没有良心的人怎么办?

回答:那对方辩友觉得这个世界上是有良心的人(好人)多还是没有良心的人多?古语有云“人之初,性本善”,也就是道德教化的是所有的大众,相反法律针对的才是埋没良心的小部分。

8、对方问:们听说香港有488条现行有效的法律,可是没有听说有488部道德经呀(论述道德的虚无性)

回答:空气不也是你既看不到也摸不着,但是你离了空气还能存活吗?对方辩友不能因此而忽视道德的重要性!相反正是因为道德的无处不在,才更利于维系社会秩序。

9、对方问:但是如果每一个有道德的人都挤到人民大会堂投票,天下秩序能不乱吗?(社会秩序的某些领域是道德无法涉及的。在这些领域只能通过法律来维系。例如,专门的程序规则、票据的流通、政府的组织规则等领域,)

回答:正是因为在一些特殊方面我们需要明确的规章制度,所以我们说在维系社会秩序时应以道德为主,法律为辅。道德是前提,而法律是工具。

10、对方问:我们的公司有“法律顾问”,请问你们听说过有“道德顾问”吗?

回答:正是因为懂法的少,所以才需要法律顾问。而道德在早已深入人心,成为一种本能。当社会上少有懂法的人,法律又怎么会比道德更能维系社会秩序呢?

11、当判断一件事情的对与错,是与非时你是先思考着我犯了了那部法中的哪个条文还是说按照我们传统的道德观念来评判?如果说对方辩友不是专业研究法学的话,我相信你也应该会更倾向于后者吧。


12、对方问:(举例说明)法律在判断对错方面,惩戒、震慑方面不可替代的作

回答:请对方不要忘了法律还有一个时效性的问题。对于超过诉讼时效的问题,法律便失去了调整力,但是超过法律的时效并不等同于问题得到了解决。相反,道德的评判、谴责确是永恒的。对于社会秩序的维系更是永恒。

13、对方问:道德取决于人的认识。是个人利益取向的判断。道德的判断没有明确的标尺。回答:首先我要纠正对方辩友刚才的错误,道德代表的是全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并不

是个人的。而相反的,对方辩友知道法律取决于何者吗?

14、请问对方辩友,法律的来源是什么?请以民法和刑法这两大最基本的法律来说明!

法律来自道德,道德规范是一切法律规范形成的基础,先拿民法举例:民法其实就是道德规范的典型体现,只要在日常生活中遵守了道德的规范,就不会有民法的调整。而民法适用仅仅是法院的“不告不理”,在广大的民事活动中,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依靠行为人的自觉、道德的约束是常态,而依靠法院民事诉讼是沧海一粟!!再来看刑法:刑法调整的行为虽然有公安等国家机关的主动追诉,但是,那更是少之又少,刑法只对一些它值得调整的行为进行调整,光从比重来看,我们就知道到底是道德重要还是法重要啦!

15、对方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回答:正因为他们所见的都是仁或智,都是从属于道德范围,没有是与非之分,更没有危害社会秩序。而法的善恶之分才让人们不能明辨是非。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4b1ba1f1b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2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