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蒹葭》导学案

2022-04-19 23:04:4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经:蒹葭》导学案》,欢迎阅读!
诗经

靖西四中九年级语文导学案 课题24《诗经》两首——《蒹葭》 编写:梁 审核: 编写时间:第十六周 上课时间:第十七周 班级: 组别: 姓名:

课时: 一课时 教学流程:

1 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

3 合作探究

4 展示提升

5 课堂小结

6 达标检测

学习目标:1有节奏的朗读课文。2、积累文言词汇, 理解课文内容。3、背诵默写课文。

二、 合作探究 1《蒹葭》中哪些诗句描写了景物?所写景物有怎样的特点? 《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2、举例分析《蒹葭》这首诗的主人公是怎样一个人?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三、 课堂小结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四、 检测巩固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按要求默写句子。 1)歌曲《在水一方》有这样的歌词: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 一、自主学习 佳人,在水一方。它对应的古代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1、背诵《关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朗读课文《蒹葭》 2《诗经》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描写男女爱情的名篇佳作,如《蒹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葭》一诗,全诗通过“溯洄从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蒹葭( ) 溯洄( ) 萋萋 ( ) ......宛在水中央”的重唱复沓,描写了恋人间追求爱情的艰辛与漫长。 未晞( ) 水之湄 ( ) ( ) 水中坻

2、背诵诗歌《蒹葭》,完成下面的问题。 水之涘 水中沚

1)下列对《蒹葭》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4、解释加点的词。

A、此诗以男女恋爱为题材,表现的是主人公追求恋人的热烈感情。

1)蒹葭苍苍萋萋采采)(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用的是《诗经》中常用的“赋”的手2所谓伊人 3)溯洄从之 法,点明故事发生的季节在深秋,为诗歌创设了一个萧瑟的意境。 ....

“溯洄从之”和“溯游从之”是通过连续匆匆的寻求行动,表现4溯游从之 5白露未晞 C....

了主人公的焦急和痴迷。

6在水之湄 7道阻且跻 D、选文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是8在水中坻 )( 通过主人公的行动含蓄地表现内心的情感。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9白露未已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水之涘 11道阻且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宛在水中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接: 1、了解作品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现存305篇, 2、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3《诗经》常用的表现手法:重章叠唱。所谓“重章叠咏”,是指一首诗的各章,不仅句数相等,而且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变动几个字,甚至只变动一两个字,以重复歌咏的一种形式。

重章叠咏形式的运用,对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有效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重章叠咏形式的运用,对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有效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4bf63b1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4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