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022-12-19 17:10: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欢迎阅读!
后不见来者,前不见古人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

者】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指空前绝后。

出自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它是一首盛时不遇的名篇。它表达了作者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

基本信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qián bù jiàn gǔ rén hòu bú jiàn lái zhě。指空前绝后。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亦用作讽刺。1。前无古人 。后无来者。2。空前绝后。 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赏析。在用辞造语方面。此诗深受《楚辞》特别是其中《远游》篇的影响。

《远游》有云: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本篇语句即从此化出。然而意境却更苍茫遒劲。同时。在句式方面。采取了长短参错的楚辞体句法。上两句每句五字。三个停顿。其式为:前——不见——古人。后————来者;后两句每句六字。四个停顿。其式为:念——天地————悠悠。独——怆然————涕下。

作者。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人。初唐的大诗人。 他的诗追摹建安。正始的诗风。反对华而不实的齐梁体。他的代表作是《感遇诗》古十八首。陈子昂在唐诗的发展上。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韩愈的《荐士》诗说: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是很中肯的。曾任右拾零遗。有《陈拾遗集》。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


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

幽州台。幽州台:即蓟北楼。在今北京市。登上这古老的幽州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因而想起了古代的事。当年燕昭王求士。筑金台。招揽天下贤人。燕国得以兴盛。但这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事。作者由此而感到十分扫兴。心中诞生了无限抑郁悲凉之感。浩浩苍空。茫茫旷野。而胸中之不平。又何从吐诉!想到这里。百感交集。独怆然而涕下了。诗的气魄很大。语言纵横。有古人之风。本篇在艺术表现上也很出色。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

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念这首诗。我们会深刻地感受到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面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而在这个图景面前。兀立着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因而深深为之激动。 背景。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

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与《登幽州台歌》是同时之作。其内容可资参证。《蓟丘览古》七首。对战国时代燕昭王礼遇乐毅。郭隗。燕太子丹礼遇田光等历史事迹。表示无限钦慕。但是。象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4cd5b1e0b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1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