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媒体创设古诗教学

2022-07-21 15:11:0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运用多媒体创设古诗教学》,欢迎阅读!
创设,古诗,运用,多媒体,教学

运用多媒体 创设古诗教学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多媒体已逐步走人课堂,他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情境营造、时空转换、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以一种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为特征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显示出它得天独厚的优势:1、直观形象,客服抽象。2、图文声像并茂,多感官刺激调动学生学习兴趣。3、动态模拟过程,有效呈现重点、难点。4、及时交互,及时反馈,易于学生参与,师生互动。5、虚拟现实,突破视觉局限,再现事物本原。6、无限重复,加强记忆,克服遗忘。7、针对性强,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8、海量信息,节约空间和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寺,意境优美,思想深刻,不仅能使学生开拓美的视野,陶冶美的情操,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但是,由于古诗讲究平仄、押韵,文字凝练,因此,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果在古诗教学中合理运用电教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这些优势,则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一种自觉、能动的心理状态,是学生思维发展、探索知识的动力。古诗的美主要表现于丰富的想象、炽烈的感情,而这些又集中体现于意象和意境之中,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这一方面的表达将发挥得天独厚的作用。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他们的想象能力,把他们带人到古诗文的意境之中,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因此,我在古诗教学时,努力通过图、文、声等多种功能,给学生以适当的感官刺激,由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例如:教学古诗《早发白帝城》中导入新课这一环节,我先用幻灯片出示诗中彩色图片并提问:我国唐代有哪三位著名诗人?能简介一下你收集到的李白的资料吗?同学们开始小组讨论,并且积极回答问题,课堂气氛十分活跃、热烈……学生们此时的学习兴趣正浓,我接着问:李白有一首被后人称颂为“惊天地泣鬼魂”的好诗,你们能告诉我是那一首吗?此时,学生们有的摇头,有的深思……这时我做了进一步的引导,用视频编辑推出彩色图片,雄伟壮观的长江三峡展现在学生眼前,一叶小舟顺流而下……景色格外怡人且宁静。在学生欣赏讨论的基础上,我播放录音并范读全诗,还插入切合课文内容的音乐……这样导课,我想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也让学生为其形式之新颖、声画之精彩而感到耳目一新,从而产生乐学、好学的情绪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帮助学生领悟诗境。

诗是抒发是人感情的,而感情又一定要通过形象构成一种意境,然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古诗中的意境,如果只依靠教师语言的描述是不够的。只有通过图画再现出来,才变得具体可见。如果学生通过读诗,对照课文注释,再进行分组讨论,基本上能够理解诗的字面意思,但我觉得古诗教学仅停留于表面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挖掘诗的内涵,让学生真正读懂它、理解它。例如:教学古诗《登鹳雀楼》,这首诗仅二十五个字,但却十分准确地刻画出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这一切均蕴涵于静态的文字中,作为无声的文字,小学生很难体会,所以在教学时,我运用多媒体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情景,使学生知道事情的缘由,再现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活化静态的词句,增加对诗句表现内容的理解,让学生感到仿佛自己正在登黄鹤楼,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更加深刻地领会古诗所蕴涵的意思。古诗教学中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展示古诗的画面,引导学生想象,使之会意、入境、动情。

再学习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可用动画演示诗中描绘的画面:这是暮春时节,


阳光灿烂,菜圃边围着稀稀疏疏的篱笆。一条小路长长的,伸向远方。树枝上的花已经落了,嫩绿的叶子缀满枝头,丽日当空,微风轻拂,地面上树影斑驳。黄黄的蝴蝶飞着……,儿童追赶着……,蝴蝶飞如菜花……,菜花旁的儿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看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村同扑蝶图,感受到了诗人对春天和乡村生活的热爱,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

三、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朗读水平。

古诗由于其艺术形成的特殊性,也就具有了语言、音乐、绘画、情感多种因素的美。在挖掘这些美的因素时,多媒体技术有着强大的、无可比拟的优势。古诗押韵合辙,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呈现出抑扬顿挫的音乐美。然而想要把古诗读出韵味来,也并非一件易事。因为诗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贯穿其间的往往就是“情感”这条看不见的线索。那么在帮助学生读懂诗句的基础上,我们就要通过朗读体会诗的节奏、诗的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使他们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登鹳雀楼》这首诗时,我在学生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诗画欣赏”。这时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我先让学生听配乐诗朗诵,伴着舒缓的弦乐,生静静地坐在那里,眼中看到的是意境深远的写意画,耳中听到的是曲调宛转的古曲,充满激情的朗读。此时,诗、书、画、曲多种美的因素融为一体,既使学生们的心灵受到了强大的感染与震撼,也使学生产生了一种要努力读好古诗的强烈愿望。学生有了读好古诗的强烈愿望,学生在练习时都特别认真。一个同学读完了,其他同学真诚地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主动把自己对诗句的理解,用朗读表达给大家听。学生们积极地、主动地揣摩着、品味着诗句。这时,我悄悄地点击电脑,教室中再次响起舒缓的古曲。惊奇的是学生随着音乐的节奏用情地朗读起来。朗朗的书声,悠扬的乐声交融在一起,是那样的和谐、那样的动听。每位同学都在朗诵中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美,朗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四、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感悟诗情。 “诗言志,歌永言”,抒情言志是古诗的一大特色。在古诗教学中,我比较注重让学生仔细品味、赏析语言,从而使学生进入诗中描写的意境。

音乐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教学中恰当运用音乐能让学生较快的进入诗中意境。例如:教学古诗《早发白帝城》,学生知道诗人表达喜悦、畅快的心情,我在这里面设计一个问题:从诗中哪些诗句可以看出来?学生有可能先找出“千里”“一日”等词语,我有用幻灯片播放彩云中间的白帝城,并配以喜悦、畅快的音乐使学生自然进入意境,让学生在美好的意境中趣学乐学。

学生的认识必须遵循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规律。因此,我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幻灯片,展示古诗画面,引导学生想象,使之会意、入境、动情。例如:教学古诗《江雪》我用ppt制作诗中描绘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只有孤零零的一叶小舟,小舟上有一位披着蓑戴着笠的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上垂钓……在我的指导下,学生能够逐渐感受到天地之间如此清高,性格如此孤傲,从而进入诗中描绘的幽静寒冷的意境……

多媒体在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其根据目标就是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现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但是,它的应用也应做到实时、适度、适量,教学对象不同,运用媒体不同;教材不同,媒体组合不同;教学环节不同,媒体运用时机不同;重难点不同,运用媒体的种类、时间、次数不同。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越性,实现多媒体技术与古诗教学的最佳整合,让学生品出古诗的意,悟出古诗的情,读出古诗的韵。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4cde337cc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b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