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智慧课堂生活化教学探析

2022-06-16 17:04:3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地理智慧课堂生活化教学探析》,欢迎阅读!
生活化,探析,课堂,地理,智慧

高中地理智慧课堂生活化教学探析

摘要:地理知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地理学科处于边缘,再加上教学模式的单一、落后和课程本身的枯燥、乏味,学生很难提起学习的兴致,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新高考导向下,要求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立德树人。这就要求一线的老师需要在平时构建地理生活化课堂和智慧课堂。只有将课本上的知识生活化,才可以让同学们的印象更加深刻,学习起来才可以更加的轻松。构建高中地理智慧课堂,就需要老师们多多开发地理生活化课程资源,从而去激发同学们学习地理的热情,此外,要开展更多的实践活动,确实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 :生活化教学;高中地理;智慧课堂

一、构建高中地理智慧课堂的现状

智慧课堂就是要利用校园内的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通讯技术对课堂内的教学和学习进行管理,智慧课堂服务于生活,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但是目前的智慧课堂往往流于形式和花样,沦为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炫技,没有真正提高学生的能力。为了更好地应对新高考,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广大的地理老师们立足于地理教学现状,优化教学方法, 开发地理生活化课程资源,运用信息技术服务于课堂,提高课堂效率,构建智慧课堂。



二、构建高中地理智慧课堂的措施 2.1师生进行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当中,老师们根据教材内容进行系统化的总结,结合学生们所处生活来进行知识梳理,在不知不觉中让同学们在生活中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学习,譬如,老师们在讲《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时候,老师就可以拿家乡的农业来举例,毕竟地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可以用专业的地理知识来解答,这样同学们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就可以不再那么的枯燥乏味。 在人们的生活中,粮食是不可缺少的,有玉米和水稻等等,为什么南方可以种植


水稻北方就不可以?这就需要老师们在课堂上对此做出讲解,我们知道农业的生产需要光、热、水、土壤等自然条件的,在讲这节课时,老师们就可以根据南方和北方不同的气候条件来进行解答,南方热量、土壤和水分都适合水稻的生长,并且,南方种植水稻的历史悠久,有丰富的种植经验,种植水稻自然比北方这种干旱缺水自然条件好。我们还可以开展农业研学,让学生走进田间地头,去体验,去感悟,这些比课堂里学到的知识更让他们印象深刻。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同学们更加容易的去学习地理这一课程。通过生活化情境的设计,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增强老师与同学之间的答题互动,也联络了老师与同学们之间的情感,更让同学们对地理这一课程有了新的认识,真正的激发起了同学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2.2情境教学,问题探究

通过生活化教学,设立新情境,让学生通过问题探究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生活化教学助力下的高中地理智慧课堂落脚点在于学生思维发展,智慧生长,生活化情境的存在价值在于以具象化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强化学生学习体验。 2.3研学实践,构建智慧课堂

在地理的教学过程中,研学实践或许是一项不错的教学方法,譬如,在《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当中,老师们可以带同学们深入社会当中去进行实践探索,从而得出交通布局变化产生的影响。就拿北京来举例,北京的交通一共分为五环,每一环外圈的商业布局都不一样,每一环的经济水平也不一样,当然地租水平也不一样。老师可以通过地理智慧课堂,展示每位同学的调查结果,并通过比较,让学生来自己得出结论。通过体验和展示,通过信息技术的融合,让学生真正地提高地理素养。

2.4合理运用地图辅助课堂教学

地理教材中除了文字概念外,最多的就是形式多样的地图表格。地图是地理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清晰地了解地理知识。因此,教师应该在地理教学实践活动中重视地图的教学功能,发挥地图的辅助功能,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如,在学习《气压带和风带》这一课内容时,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大气环流


的概念及三圈环流形成的原理,全球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分布规律,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分析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等知识点。要完成这些教学目标,学生们必须借助地图这一辅助工具。于是,笔者教授了学生们认读《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图,逐步分析因为高低纬度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这两个因素导致地球出现了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等不同的气压带,也就造成了地球上不同景观的出现,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们认真听从笔者的分析,并尝试自己动手画出《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从而提升自己的读图能力。在本次教学实践活动中,笔者教授了学生识读大气气压带的方法,方便学生利用地图这一辅助工具学习地理知识,提升自己的地理学习能力。在本次地理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为了提升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地图的辅助教学功能,最终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地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也包含着许多地理的元素,但是并不是所有同学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的同学对于生活中的地理元素就不会去发现和探索,最后往往不能有效地利用地理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影响地理智慧课堂的构建,影响同学们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这样,就需要在实际的地理教学过程中,让同学们根据这些生活原型来发现地理知识应用的意义,这样,有利于更好地构建高中地理智慧课堂。 参考文献

[1]张启发. 智慧课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2]戚峰. 新课改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初探[J]. 中国农村教育,2019(32):86.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5cc1b3ff4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3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