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达金融学课后答案 第三章金融

2022-07-09 13:40: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黄达金融学课后答案 第三章金融》,欢迎阅读!
金融学,课后,答案,第三章,金融

第三章 金融 1如果你是国内某高校金融学专业的学生,你是否能够在美国高校找到的专业?

答:国内高校的金融学专业的学生,能够在美国高校找到对口专业。在美国高校,金融学主要分为微观金融学(Finance、宏观金融学(Macro Finance)以及金融学和其他学科的交叉学科。

微观金融学科通常设在商学院的金融系内,主要含公司金融、投资学和证券市场微观结构(Securities Market Microstructure)三个大的方向。

宏观金融学(Macro Finance)是与微观金融学相关的宏观问题研究的领域。宏观金融学又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微观金融学的自然延伸,包括以国际资产定价理论为基础的国际证券投资和公司金融International Asset Pricing And Corporate Finance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Financial Market And Intermediations等等。这类研究通常设在商学院的金融系和经济系内。第二类是国内学界以前理解的金融学,包括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等专业,涵盖有关货币、银行、国际收支、金融体系稳定性、金融危机的研究。这类专业通常设在经济系内。 伴随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学科交叉成为突出现象,金融学概莫能外。实践中,与金融相关性最强的交叉学科有两个:一是由金融和数学统计、工程学等交叉而形成的金融工程学(Financial Engineering;二是由金融和法学交叉而形成法和金融学(Law and Finance 因此,如果在国内高校学习金融学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专业特色来选择在美国的对口专业如学习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的同学可以选择经济系,习证券投资的同学可以选择商学院的金融系,而学习金融工程的同学也可以选择对应的金融工程专业。

2.中文的金融与英文的finance有何异同?为什么对一些学术概念往往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使用方法?应如何面对这样的现实? 答:1)中文的金融的理解。

金融是由中国字的组成的词汇。在中国的日常生活中,它的范围大体包括:与物价有紧密联系的货币流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体系,短期资金拆借市场,资本市场,保险系统,以及国际金融等领域。如用经济学的术语来概括,通常所理解的金融,就是指由这诸多部分所构成的大系统;这个大系统既包括宏观运行机制,也包括微观运行机制。这可以认为是口径的金融。 也有一种理解认为金融仅指资本市场,仅指资本市场的微观运行机制。对于上述的日常习惯观念,这样的观念狭窄得多,仅指这个范围内的微观运行机制。这可以认为是口径的金融。 2)西方人对finance的理解。

西方人对finance的诠释,大体可归纳为三种口径:

①最宽泛的是诠释为:货币的事务、货币的管理、与金钱有关的财源等。这是最为普通的用法。具体包括三个方面:政府的货币资财及其管理,归之为public finance国家财政工商企业的货币资财及其管理,归之为corporate finance公司理财个人的货币资财及其管理,归之为personal budget,即个人收支。这种诠释所概括的范围大于金融在中国涵盖的范围。 ②最狭窄的诠释:金融概括了与资本市场有关的运作机制以及股票等有价证券的价格形成。在国外的经济学界,这样的用法通行。近年来,在我国开始流行的对金融的狭义解释,即来源于国外对finance的这种用法。


③介于两者之间的口径的诠释为:货币的流通、信用的授予、投资的运作、银行的服务等。一些国际组织采用这样的统计口径。

3)把中文的金融与西文的finance相比较,如图3-1所示。



3-1 金融“finance”词义涵盖范围比较

从图可以看出,金融“finance”并无完全的一一对应关系。特别是在经济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中文的金融与西文的finance所包含的内容都在不断演进。所以,中文金融与西文finance不能强行使之简单恒等。

4)对于一些学术概念往往有不同的理解,这是因为很多概念的界定和理解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学科背景、不同的研究背景和不同的理论流派来看,往往就会形成不同的看法,对学术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有了不同的界定。

5)对于学术概念的不同理解,往往难以存此废彼,定于一尊,必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很多学术概念的不同理解也并不是完全的排斥关系,通常会有某些共同点,有可以相互吸收的合理的部分。

3.金融范畴的形成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现代金融涵盖了哪些领域? 答:1)金融范畴的形成源于货币和信用的发展。 在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前,货币范畴的发展同信用范畴的发展保持着相互独立的状态。流通中的货币形态其大轮廓是:最初的实物形态;尔后的金属铸币形态;再后的信用货币形态。信用的产生是与财富非所有权转移的调剂需要相联系的。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信用一直是以实物借贷和货币借贷两种形式并存。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作为财富凝结的货币在借贷中日益占据了重要地位。信用的发展,对于货币的流通确实起过强大的作用,但总的看来,货币与信用仍然保持着相互独立的状态。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西欧产生了现代银行。银行家签发允诺随时兑付金银铸币的银行券。银行券流通的规模迅速扩大,越来越多地代替铸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同时,在银行存款业务的基础上,形成了既不用铸币也不用银行券的转账结算体系和在这个体系中流通的存款货币。一战后,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贵金属铸币全部退出流通。20世纪30年代,则先后实施了彻底不兑现的银行券流通制度。这时,货币的流通与信用的活动,则变成了同一的过程。任何信用活动也同时都是货币的运动:信用扩张意味着货币供给的增加,信用紧缩意味着货币供给的减少,信用资金的调剂则时时影响着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供给在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和微观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分布。

当货币的运动和信用的活动虽有多方面联系却终归保持着各自独立发展的过程时,这是两个范畴;而当两者密不可分地结合到一起,则产生了一个由这两个范畴长期相互渗透所形成的新范畴,这个新范畴就是金融。

2)伴随着货币与信用相互渗透并逐步形成一个新的金融范畴的过程,金


融范畴也同时向投资和保险等领域覆盖。 投资(investment,其古典形式,是个人出资或合伙集资经营农工商业,将本求利。而伴随着金融范畴的形成过程,投资也发生了质的飞跃——形成了以股票交易为特征的资本市场。 保险(insurance,包括财产保险(property insurance)和人身保险(1ife and health insurance,其存在的根据是危险、是风险、是生命周期均独立于货币、信用之外。但早期的保险业务,往往是与贷款业务同处在一个金融机构之中——险的集中货币资金与货币资金的贷放直接结合。很快,保险集中的货币资金虽然主要不再用以直接贷放,但却主要投放于金融市场。在金融市场上,保险资金所占的份额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保单之类的保险合约也成为金融市场上交易的重要金融工具之一。至于其中的人寿保险,从其产生伊始,就是保险与个人储蓄的结合,一直到今天。而在后来发展的相互人寿保险(mutual life insurance)的形式中,保险又与投资结合起来。所以,从不同角度,保险均成为金融领域的重要组成因素。

此外,信托(trust)与租赁(leasing)等等,或几乎完全与金融活动结合,或大部与金融活动结合,成为金融所覆盖的领域。

综上所述,金融涵盖的范围有:凡是既涉及货币,又涉及信用,以及以货币与信用结合为一体的形式生成、运作的所有交易行为的集合;换一个角度,也可以理解为:凡是涉及货币供给,银行与非银行信用,以证券交易为操作特征的投资、商业保险、以及类似形式进行运作的所有交易行为的集合。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601d73e67ec102de2bd896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