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2022-08-22 10:07: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记叙文的表达方式》,欢迎阅读!
记叙文,表达,方式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一、 记叙文主要的表达方式是叙述和描写。为了更鲜明地表现中心

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有时在记叙中也夹一些抒情和议论。 ㈠叙述。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

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

记叙的人称以及其作用:

记叙的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作用:

●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的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㈡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

其作用: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从描写的对象上分:

1)人物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 2)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其作用是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推动情节发展;突出主题;为下文做铺垫;暗示和象征);

3)场面描写(劳动场面、学习场面、会议场面、活动场面……); 4)细节描写(对象可是人、物、景),作用是小中见大,于细微处见精神。

▲从描写的方法上分:(1)正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 2)侧面描写,是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还有 白描(简笔勾勒,生动传神)和工笔(工笔细描,细腻入微)。

▲从描写的角度上分:(1)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2)整体与局部描写(3虚与实的描写 4)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触觉等


㈢议论。记叙文在发表对所叙事件发表意见、主张和看法时,就要用到议论的

表达方式。

▲记叙中议论的位置和作用有:①用在文章的开头,起统领全文、点明中心、引出下文的作用,并能使文章的主题思想得到鲜明的表达,同时能使文章条理分明,层次清楚。是揭示记叙的事物所蕴含的道理和意义。②用在文章的结尾,一般是为了提高对所叙事物的认识,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点明和加深所叙事物的意义,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如《走一步,再走一步》。有的议论用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是为了与文章开头相照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③用在文章的中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事与事之间紧密地连接起来,使文章结构显得严谨。总之,议论一般用于记叙文开头是解决为什么记叙的问题;用于中间是为了起衔接作用,加强上下文的联系;用于文章结尾是为了收缩全文、深化中心、画龙点睛。 记叙文中的议论句一般就是记叙内容的中心,就是揭示具体事物所具有的思想意义的话。所以,在概括归纳记叙文中心思想的时候,要注意抓住这些议论句,通过议论句来看作者对所写事物的评价,这是了解文章主是思想的重要途径。

㈣抒情。抒情是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之一。记叙中的抒情是作者在记叙过程中

对所记事物抒发感情。

抒情也是作者思想、观点、立场的流露,是作者对事物的审美与评价,表现着对所写事物人物的态度。抒情往往与叙述、描写、议论配合运用。抒情在记叙文中运用得好,可以渲染气氛,表达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这种感情的抒发可以有两种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①直接抒情就是作者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倾吐自己的感情。如:《我的老师》 一文中,作者在记述了蔡老师的几件小事后这样写道: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又说: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直接抒发了对老师的依恋、思念之情。直接抒情的方式一般用在叙述描写人物事件的基础上。感情达到一定高度时,有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感染力很强。

②间接抒情是作者的感情渗透在叙述、描写、议论中使感情同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融合在一起,这种感情的抒发是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的。


间接抒情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寓情于事。最典型的例子是《背影》中那段对父亲背影的描述: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下身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往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右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父子分别之际,年事已高的父亲执意要过铁道、爬月台去为儿子买桔子,他蹒跚的步履,爬上月台的动作,无不渗透出对儿子深深的爱,而从这生动描述的字里行间,从目睹此情此景时的潸然泪下,我们也感到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与深情。

2.寓情于景。即作者感情同写景状物结合在一起,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现作者喜怒哀乐。例如。《故乡》的开头部分描写回乡途中的景物: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这些景物衬托了的悲凉心情。这次回乡是为了卖掉老屋到外地谋生的。

3.寓情于理。即作者的感情同议论交融在一起,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例如:在这千百万被压榨的包身工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人道……这儿有的是二十世纪的技术、机械、体制和对这种体制忠实服役的十六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夏衍《包身工》)在这段文字中,作者对包身工的满腔同情和对对包身工制度的强烈憎恨,寄寓在对包身工制度的评论之中,情理交融,发人深省。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6061b1a10a6f524ccbf85e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