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社会学》读书笔记

2022-12-05 17:24: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现代西方社会学》读书笔记》,欢迎阅读!
社会学,西方,笔记,读书,现代

《现代西方社会学》读书笔记

《现代西方社会学》读书笔记

西方社会学发展迄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恰当理解这150余年的历史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西方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粗略地

划分成为三个大的发展阶段,这三大发展阶段上的演化逻辑及各 阶段之间的传承流变都具有内在联系。西方社会学的发展呈现出 一种分化(分歧、分

西方社会学发展迄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恰当理解这150余年的历史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西方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粗略地

划分成为三个大的发展阶段,这三大发展阶段上的演化逻辑及各 阶段之间的传承流变都具有内在联系。西方社会学的发展呈现出 一种分化(分歧、分裂)与整合(统合、综合)两种态势交互更替的演变模式。

西方的社会学理论是植根于西方国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传统 之中的。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十大发展趋势:(1)经典依然处于核心地位;(2)宏观与微观的理论整合;(3)社会理论与历史的融合;(4)全球化成为重要理论议题;(5)社会理论中心的转移;6)后现代思潮的冲击;(7)社会建构主义的勃兴;(8)女性主义的挑战;(9)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10)将身体带入社会学理论。文章的最后部分讨论了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脉络对

于中国社会学的理论创新的意义。

社会学创立以来,西方社会学家就试图以不同的理论视角 去观察社会。孔德、斯宾塞这两位早期的社会学创立者持论迥异,“三圣”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理论立场相差甚远。在帕森斯之后,社会学更是流派纷呈,成为一门多范式的学科。国内学者对

于西方社会学理论的介绍多数以社会学家个人的思想体系或者各 个理论流派为主,缺乏对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脉络的整体认识。 笔者曾试图厘清西方社会学发展的主要脉络并总结出六个主要的 发展方向,但近年来若干新的发展趋势值得关注,尤其是社会建


构主义、女性主义、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全球化与身体纬度的 引人。

从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历史发展来看,有三点值得注意并可能 对中国社会学的理论创新具有启示意义:第一,西方社会学理论 一直没有全然背弃其理论传统与思想渊源,总是在传统的基础上 有所继承、有所扬弃。第二,西方社会学理论的突破性进展是在 两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完成的。以马克思、韦伯和涂尔干为核心的 经典社会学理论是兴起于资本主义的上升阶段,资本主义的兴起 导致社会秩序的改变,有必要提出新的理论架构进行解释。以多 元化发展、理论趋于整合为特点的当代西方社会学发展的土壤是 西方社会进人后工业社会,对现代性的反思、社会的多元化与复 杂化推动了社会学的理论创新。第三,社会学理论的切入点不断 扩展,身体、时间与空间等以前没有被关注的纬度都逐步进人社 会学的理论视野,从而增加社会学视角的立体感。 实际上,中国的社会学家亦正在见证中国社会变迁最为急剧 的一个时期,这一宏观背景为建立基于中国社会的社会学理论框 架提供了现实基础。但是,社会学重建的二十多年来,社会学 迫不及待地试图通过强烈的现实介人来证明自己存在的合法性, 于是以决策、咨询为目标的、问题取向的研究成为潮流,但是现 实的变动性使得研究者不得不从一个领域跳到另一个领域,从一 个热点问题跨到另一个热点问题。这种强烈的实用性格,一方面 确实提升了社会学在思想市场、学术市场乃至人才市场的竟争能力,但另一方面却限制了中国社会学界对于理论贡献的追求,社

会学的研究失去了其应有的理论魅力和思想深度。因此,我们遗 憾地看到在如此强烈的社会变动时期没有产生《社会分工论》和《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那样具有时代意义的里程碑式著作来洞察我们正在经历的时代转型。在如此重要的历史时期未能发展出自

己的理论架构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在于我们缺乏对中西社会理论 的融会贯通。一方面,社会学界在缺乏足够反思意识以及没有充 分理解社会脉络的基础上热捧西方社会理论,这导致我们难以真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648229c83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f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