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

2023-03-02 11:45: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电力企业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欢迎阅读!
财务管理,对策,电力,问题,企业



电力企业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

[提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电力的需求也随之不断加大。当前,我国电力企业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并逐渐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使得电力企业已成为一种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其中的财务管理作为电力企业管理的核心部分,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电力公司;财务管理

一、引言

电力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在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电力企业体制的改革,打破垄断,开放电力市场和新的竞争机制的引入,电力企业也将面对激烈竞争的电力市场,由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成为电力企业发展的方向。电力交易市场的建立、形成和发展,区域电网公司必须及时、准确、完整地掌握以财务信息为核心的管理信息,必须对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进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控制和配置,迅速地对各种经营管理方案做出科学的、符合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决策。因此,在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和稍纵即逝的经济机遇面前,建设一个高度集中、实时在线管理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已迫在眉睫。2009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推行ERP成熟套装软件及财务管控系统,创造性地提出了六统一、五集中、两融合的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模式,全面推进财务信息化管理工作。但是,目前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尚存在不足之处,待解决,以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二、我国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一)财务管理内控意识薄弱。长期以来,我国电力企业一直处于垄断地位,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行业特点的制约,使得电力企业一直重生产与安全,经营与盈利,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建立不够完善,企业领导对财务管理的内控意识比较淡化和薄弱。电力公司在财务管理上存在着严重的控制力度不够现象,些物资的采购和保管环节中的短缺和积压等问题缺乏相应的财务处理,使得公司存在着巨大的财务亏空隐患。这种企业管理人员薄弱的内控意识使得企业缺乏了必要的内控制度和内控有效方式,导致了企业出现了许多管理不善的问题。很多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方式粗放,管理者不了解财务管理的功能,不能正确地认识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关系,有的甚至将两者混为一谈,导致财务管理应有的监控功能难以正常发挥。



(二)财务管理信息化进程缓慢。财务在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中发挥着保障、支持、计划、控制、反映、监督等职能,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和经营成果的集中体现,这就决定了财务信息化建设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于电力产品的不可储存性,从发电、输电到配电和供电都需要高度的协同处理,必须采取统一调度。但是,目前电力企业一体化信息平台对集约化的支撑能力仍显不足:一是各业务部分的信息化建设不同步、系统集成度不高,财务与营销、




工程、物资、综合计划等重要业务的信息融会贯通还存在壁垒;二是直属产业、金融单位及辅业单位的ERP建设明显滞后,影响了财务集约化的整体推进。



(三)财务工作人员培训不到位,财务管理工作不够完善。电力企业一般都比较注重科研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培训,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重视度不够,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制度,对财务管理工作者只重视使用而不关注发展,从而使财务管理工作者只是满负荷的工作而不会主动钻研深层次的管理问题,是单纯盲目地完成现有的任务,对最新财务管理软件和财务管理智能化系统缺乏了解。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财务管理的工作。



(四)难以形成全面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与关键,过预算管理有助于控制资金总量、有效配置资源、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率。电力企业预算管理不完善,主要体现:一些单位尚未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有的虽然有了预算管理制度却有章不循,随意更改,预算形同虚设。财务预算一般只是财务收支预算,其主要任务是保证企业年度内的正常运行,而忽视了资金预算;次,在财务预算的编制过程中,因循守旧,方法单一,以历史的情况作为评判现在和未来的依据,预算仅凭上年的实际数加预计的增加数来确定,没有按照企业当年事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的有关标准和定额编制,从而使预算和实际数发生很大差异,使预算失去了严肃性和有效性,达不到原有的目的。总之,当前电力企业预算管理的现实是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监督约束机制失控,加上单位认识不到位,忽视单位预算管理,只注重收入管理,不重视支出,无支出计划,即使有预算也是流于形式,项目论证不充分,编制粗糙、准确性差、内容不细化,影响预算的真实性、准确性,造成预算执行的变化多端,随意追加、变更项目等,预算总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破坏了预算的严肃性。



三、我国电力企业财务管理陷入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缺乏风险管控意识,风险管理机制不合理。由于电力企业是国有独资垄断经营,长期作为政府机关发挥作用,造成财务风险意识薄弱,且电力企业依靠国家计划和优惠政策来配置生产要素。发展靠国家、效益靠政策的机制,缺乏应对市场经济变化的能力,相应地产生了财务风险。十二五期间,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市场经济环境在不断地变化,企业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对电力企业来说充满了挑战和机遇,这些风险因素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增大了电力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可能性。目前,电力企业还没有形成良好的风险意识,风险管理机制也不够健全。



(二)财务管理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不足。财务管理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以会计信息系统为基础,全面实现会计电算化,并推行网络财务,提供互联网环境下财务核算、分析、控制、决算和监督等现代化财务管理模式、方法和各项功能,从而进一步使企业实现管理数字化,并最终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目前,许多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基础工作仍很薄弱,部分企业生产自动化、信息化建设仍然存在没有完全统一、功能没有开发全面、系统建设科学统筹需要进一步完善、项目实施保障机制需进一步提升等问题,些都直接影响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科学决策。科学先进的管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6706e45f2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8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