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

2022-04-26 19:16: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欢迎阅读!
文学史,中国,古代

1、诗歌

1)北宋初期的的三大诗歌流派:分别是白体、晚唐体和西昆体。1、白体 代表人物有李昉,徐铉,王禹偁,学习白居易平易通俗,浅切明畅的风格,王地成就最高

2、晚唐体 晚唐诗人偏重以苦吟的写作方式,在狭小的格局中描写清新小巧的自然景象,表达其失意怅惘,闲适旷达的士大夫情趣,尤以对所描诉对象的细致观察和新颖巧妙的语言表达最具特色,这主要继承了姚合,贾岛一派的风格,其重要的诗人有林逋,魏野,寇准,潘阆与“九僧”(惠崇等) 贾岛:奇险瘦硬

3西昆体 它是以杨忆选编的《西昆酬唱集.的问世而闻名,代表人物有杨忆,刘筠,钱惟演。西昆体多用典故,诗风深婉绮丽,很像李商隐的诗歌。它以景致含蓄矫正白体的俚俗滑稽之弊,以 丰赡开阔矫正晚唐体的细碎小巧,对北宋初期的诗风有一定的冲击力。 2)荆公体:主要指王安石晚年的律诗绝句。这些诗充满才学,不仅字句精工,而且带有奇硬峭拔之气,体现出“瘦硬精严”的特点。代表作品有《泊船瓜洲》《书湖阴先生壁》 3)黄庭坚的诗歌理论及创作特点:诗歌理论有:1“以学为诗”即以丰富的书本知识作为写诗的基础。 他认为“词义高盛,要从学问中来”,杜诗韩文就是“无一字无来出”,他提出了著名的“点石成金”“夺胎换骨”说。2“点石成金”“夺胎换骨”说,“点石成金”即借用前人诗文中的词语典故加以点化,化陈为新。“夺胎换骨”即师承前人的构思与意境,使之焕然一新,成为自己的构思与意境。3、去陈反俗,虽重视书本知识,但却强烈反对因袭前人的陈词滥调,即“文章最忌随人后”,他强调继承,但目的却在于以故为新,她认为“士生于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宁用字不工,不可语俗”创作特点:山谷体指黄庭坚的诗风,生新瘦硬、奇崛峭拔是其最基本的风格特征。具体表现在:1、诗学杜甫,重视句法,发展了拗句、拗律的体制;2、强调无一字无来处,提倡“夺胎换骨”“点石成金”长于点化,善于用典。3、工于炼字,好奇尚硬。

4)陆游的爱国诗:陆游的爱国诗主要由两个侧面组成:一方面是他渴望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人生理想,另一方面则是他壮志难酬、无路请缨的悲愤心情。越悲愤,对理想越执着,这两者互相激发使其诗歌既热情奔放,又深沉悲怆,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陆游的爱国诗善于把两种诗风有机地熔为一炉:即以杜甫为体,以杜甫式的沉郁作为抒发爱国思想的基调;又以李白为用,即吸收李白富于激情、想象丰富、跳跃性强、高度概括等艺术手法作为抒情的表现手段,最终形成自己既雄浑苍劲又壮浪恣肆的一家之风。 5)诚斋体:南宋诗人杨万里号“诚斋”,其诗歌平易自然、清新活泼,号称“诚斋体”其特征有:1、善于捕捉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瞬间的场景与感受,显得细腻小巧;2、在景物的描写中融入自己的主观顿悟和体验,使之富于理趣;3、语言自然流畅,风趣幽默。 2、词

1 宋词的发展史概述:

2 柳永词的艺术成就:1、学习民间新声,进行俗词创作,体现出“以俗为美”的特点,

大量的表现市民生活情趣的通俗慢词显示出柳词崭新的艺术面貌,词中男女主人公不再是王孙公子和侍妾歌姬,而是混迹青楼的多情才子与 民间歌姬。2、内容题材的开拓:a、在描写享乐与风情传统题材时,柳永把传统专写达官贵人的天地转向青楼市井,更具有市民文艺的色彩。b“尤工于羁旅行役”,把词从小庭深院引向市井都侩,进而扩大到水驿山程的行旅之中,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c“歌承平之象”增加了对繁华都市风貌的描写。3艺术手法的贡献:在艺术手法上,他的慢词增加了词的表现容量,扩大词的表现能力,这是使它成为词史上里程碑式人物的主要原因。铺陈和铺述手法的运用取到了淋漓尽致的艺术效果。4、讲究音律和格调,具有创作创调之功。“变旧声为新声”,在民间得到广泛的传播。

3)易安体:易安体是以李清照为代表诗人的诗风,其特点是:1、善于表现女性细腻微妙的


内心世界,情感真挚;2、善于用白描手法,少用典故;3、善于在日常生活的细节及常见意象中翻出新意;4、清丽深婉、言浅意深的语言风格。

4)苏轼词的艺术成就:1、内容的开拓:a、抒情诗:他在词中不仅写情词,而且直接抒发自己真实的从政之情、爱国之情、怀古之情及广泛的人伦之情。b、咏物诗:不但重形似,而且重神似,不但重物象,而且重情思。2、风格的创新:在婉约之外又树豪放与旷达两种风格,将慷慨激昂、悲壮苍凉的感情融入词中,给人一种豪迈之感。3、以诗为词,促进词体解放。苏词中常用典故,化用前人诗句,这种手法有引发联想,扩充语言内涵的作用,他的“以诗为词”,实际就是为词的语言表现争取更大的自由。

5)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他在继承苏词豪放风格的同时也突破了苏词的范围,开拓了词更为广阔的天地。大至复国大计,小至身边琐事,豪如“挑灯看剑”,宛如“儿女灯前”,事无巨细,情无刚柔,均可用词来表现1、亦刚亦柔,词风多样:a、他以慷慨悲歌、雄姿威武艺术形象,飞动壮观的自然意象形成了豪放词风。他的英雄豪壮与绝望交织扭结,大起大落,反差强烈,如《破阵子》b、传统的婉约风格的词,写得也得心应手。c、许多描述乡村生活与风光的作品,自然清丽,生机盎然。2、以文为词的表现手法:a、散文化的句式,他不仅运用古近体诗的句法,而且还吸收了散文,骈文,民间口语入词,诗词的口语更为自由。b、发议论写哲理c、使事用典。他广泛地运用经、史、子、集各种典籍中的语汇,成句和历史典故,融化或镶嵌在自己的词里。

6)苏、辛词的比较:1、苏轼的词风以旷达为主,辛弃疾的词风以豪放为主。2、词作意象的不同:苏词多选取“疏狂异趣”的文人士大夫形象,古淡雅洁的自然意象,从而形成其潇洒飘逸之美。辛词中英雄豪杰式的人物形象,密集的军事意象,雄奇阔大的自然意象,都给人以慷慨悲歌、激情飞扬之感。3、表现手法的不同:苏词以诗为词,辛词以文为词,进一步冲破了音乐对词的束缚。 3、戏曲

1)关汉卿杂剧的主要内容:1、以满腔悲愤控诉和鞭挞现实社会黑暗的作品,代表作《窦娥冤》2、热情赞美惩罚丑恶、机智勇敢的女性的作品,代表作《望江亭》和《救风尘》3、歌颂历史人物,曲折反映表达现实感受的作品,代表作《单刀会》 2《西厢记》的艺术特色: 1、体制结构的突破,打破了一本四折的体制,以五本二十一折的篇幅写张崔的爱情故事。2、独具匠心的戏剧冲突安排。3、成功的心理描写,深刻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4、鲜明的艺术形象,例如张生、莺莺、红娘等人物形象生动活泼,深得观众喜爱。红娘是其中最富光彩的人物。身份卑微却极富有正义感,聪明伶俐,机智勇敢,她的全部活动,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帮助和促成崔张的爱情;同老夫人几郑恒进行斗争。5、曲词自然优美。

《牡丹亭》艺术成就:首先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杜丽娘,其次全剧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4《牡丹亭》的艺术特色。首先,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杜丽娘。其次,全剧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5《桃花扇》中桃花扇的寓意:桃花扇既是侯方域与李香君坚贞爱情和高尚情操的象征,又是马士英、阮大铖之流迫害复社文人、追求声乐之色、败坏明代江山的铁证。最后张道士裂扇掷地,隐喻着理想的破灭。借物传情,以物寓意是中国古代戏曲的传统艺术手法,但使一把桃花扇具有如此丰富的内涵,则无疑是孔尚任具有独创性的巧妙构思。 4、小说 1《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描写了从黄巾起义到西晋统一近百年的历史,揭示了“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趋势。全书120回,可分为三个部分。1赤壁之战之前,40回,写中原逐鹿,中心人物是曹操。2从赤壁之战到104回,汉丞相归天,中心人物


是诸葛亮。316回,写三分归一,中心人物是司马懿。 通过这些斗争场面的描写,作者揭示了当时社会现实,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与丑恶,表达了作者对统一的向往。在“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中,寄寓了文人与人民大众的政治理想与道德理想,那就是以蜀汉为代表的“仁者之政”及忠义智等传统美德,作者对之进行讴歌。 艺术成就1、精彩纷呈的战争描写。全书共写了大大小小的上百次战争,互不相犯,无一雷同。A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结合起来,揭示战争的本质。B、战争描写重在写人。冲赤壁之战可以看出;诸葛亮智压群雄,周瑜精明干练。2类型化人物形象的塑造。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毛宗岗所说的“三绝”奸雄曹操,贤相诸葛亮,奇将关羽。3、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 a\出场定型,反复皴染,b\多用传奇故事和生动的细节来塑造人物。c\善于运用对比,烘托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2《红楼梦》的思想内容:不仅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高唱了一曲女性赞歌,而且以四大家族的崩溃过程为背景,围绕着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代的社会现实。既写出了封建社会无可挽救的衰败之势,又体现出作者对民主自由的渴望。为没落贵族的先进代表,他怀着沉痛的心情为封建统治的衰落唱起了挽歌。这种主题突破了以前任何一部才子佳人小说的狭隘主题,赋予了小说深刻的现实意义。 3《西游记》的思想内容:作者通过取经者与阻挠取经者的斗争,歌颂了克服一切困难的进取精神,表现了勇敢智慧乐观和奉献的高贵品质,这也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艺术成就:1、奇诡变幻的神话世界:a对自然环境的美化b对险山恶水的夸张c对幻景的描绘。2、神性物性与人性相结合的艺术形象。神性即具有变幻莫测的神通、超越自然的生命,物性即作为某一动植物的精灵保持其原有的形象和习俗,人性极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和七情六欲。3、寓庄于谐的讽刺艺术a宗教题材包含着对宗教的讽刺b对社会现实生活的丑恶现象进行讽刺。4、风趣诙谐的语言风格:a用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b娓娓动听、引人入胜。人物对话既具人性化,又生动有趣。 4《水浒传》的思想内容:表现梁山起义军生成、发展、壮大和失败的全过程,热情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全忠仗义”。接受招安前,他们惩恶除暴、救困扶危,他们在事业最辉煌的时候争取招安;招安以后,又走上破辽国、征方腊的战场,而梁山英雄最终的悲剧结局,则表现了作者对天下无道的社会现实的极度不平与迷惘。《水浒传》着力歌颂了梁山英雄们的忠与义,本是中国古代儒家伦理道德中的重要范畴,同时也融合了包括城市居民和江湖游民在内的广大百姓的愿望和意志。

艺术特点:1、成功的塑造了一系列英雄人物形象:a善于紧扣人物身份、经历去描写人物,展现其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如林冲、宋江。b善于通过带有传奇色彩的斗争场面来塑造人物性格,如大闹野猪林。c善于在类似事件的对比中显示人物性格的不同,如同是草莽英雄,李逵莽撞、直率、蛮横,而鲁智深粗豪、机智、精细,体现了人物形象塑造从类型化典型到个性化典型的过渡。2、娴熟地运用白话来写景、叙事,语言风格明快简洁,表现力强。3生动地描绘了市井生活与风俗人情,不仅推动了情节发展,还有助于表现人物性格,环境描写比较成功。4、结构很有特色,前七十回以聚义梁山为线索,七十一回之后就以时间为顺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695e86248d7c1c708a145f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