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芭比》浅析青少年价值观教育

2023-11-16 20:20: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从电影《芭比》浅析青少年价值观教育》,欢迎阅读!
芭比,浅析,价值观,青少年,电影



从电影《芭比》浅析青少年价值观教育

电影《芭比》讲述了韩国少女顺英的一系列遭遇,并揭开了隐藏在故事背后秘密的故事,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电影中几个主演的性格特点来反映当代青少年的普遍心理价值观。



标签:青少年 心理 价值观

一、引言

韩国少女顺英是家里的顶梁柱,除了要照顾智障的父亲,还要照顾体弱多病但向往像芭比娃娃一样美丽的妹妹。顺英的叔叔为了获得大量钱财,计划将顺英给一个美国人收养,而妹妹顺子知道以后执意要代替顺英去美国,然而她不知道的是,美国人之所以要收养她只是因为要拿她的心脏救他女儿的性命。



二、从几位主演身上反映当代青少年不同的价值观

对于妹妹顺子来说,被美国人收养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这样一来,就可以摆脱她一直厌恶的生活环境。在妹妹身上,自私、物质这两点显露无疑。



当她得知姐姐要去美国的时候,立刻让姐姐将机会让给自己,明确说出自己厌恶这个家庭。当她得知姐姐将手机链卖给美国女孩无意中赚了100美元时,面提出要将钱替姐姐还给女孩,实际是用这笔钱买了很多奢侈品。



与妹妹的性格截然不同,姐姐顺英的心里只有家人,她不想去美国,不想过优越的生活。整部电影下来姐姐对于收养这件事一直是拒绝的,这种无私的情感在当代青少年身上很少再能够看见。



而美国女孩芭比既不像顺子一样自私,也不像顺英一样无私,她的性格应当属于中间体。一开始芭比真心喜欢顺英,想让父亲收养她,对顺子非常讨厌。后来,当芭比知道收养背后的真相时一开始是强烈反对的,但最后为了救妹妹苏,她选择了对顺英隐瞒真相,同意把顺子的心脏给妹妹。这也是当今社会下青少年的普遍价值观。



三、影响青少年价值观的因素

1.家庭因素

法国思想家爱尔维修曾说过,人是环境教育的产物。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价值观的形成绝大部分受家庭影响。18岁以前青少年最长相处的对象就是家人,家人在青少年价值观形成过程中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1]。比如在电影《芭比》中,一家四口包括爸爸、叔叔,姐姐和妹妹,叔叔相当粗鲁、自私,而这种自私的性格在妹妹身上表露无遗,这足以表明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行为对青少年影响有多




大。反观姐姐,性格跟爸爸是一样的,爸爸虽然智力有些问题,但对家人强烈的爱是谁也无法取代的,当叔叔说要将姐姐卖给人家时爸爸坚决反对,为此不惜遭到叔叔的大骂。



家庭对青少年成长作用颇大。第一,加强家庭方面的教育有助于青少年心理上的成熟发展[2]。青少年在心理不成熟的状况下,心理上很容易产生错误的价值取向,而家庭的作用则是及时纠正这种倾向,将青少年心理价值观引向正轨。第二,健康的家庭可以帮助青少年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往往父母的行为性格直接决定青少年的心态,在乐观向上、和谐健康的家庭中,青少年的心理往往是积极乐观的;而对于经常争吵的家庭或者单亲家庭而言,青少年的价值观更应被重视,往往这种环境下青少年的性格更容易受到消极的影响。



2.同辈影响

同辈群体也是青少年周围存在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群体。除了家庭以外,青少年在同辈群体中的时间是最长的,因此同辈群体对青少年心理价值观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在这部电影最后的部分,妹妹去美国前买了两部手机,一部给姐姐,一部给自己;她还特意拿出自己攒了很久的钱币带着爸爸和姐姐去照相馆照全家福。些细节都从侧面说明了妹妹虽然自私,口头上说不在乎家人,但内心深处对家人还是有着深深的眷恋,我想这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姐姐的影响。



由于同辈群体缺乏一定的组织性和约束性,所以整个群体的发展对群体中个人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3]。换而言之,一旦群体中有人(特别是核心人物)的行为出现了偏差,那很有可能其他人就群而效仿,导致整个青少年同辈群体的心理价值观都往错误的方向发展。因此,为了避免这种状况的发生,同辈群体应当引起家长或者学校的关注。有时候,青少年不想对老师和家长说的话往往会对自己的同伴倾诉,而这时候同辈群体就起着影响青少年发展方向和价值观的作用。



3.社会因素

3.1价值观多元化

电影中妹妹顺子的物质名利观非常严重,从小就憧憬富裕的生活,对穷困潦倒的家庭极其鄙视。当得知有一个富有的美国家庭要收养姐姐时,她想尽一切办法要取代姐姐去美国,满足她对名利的追求。在顺子眼中,金钱可以取代一切,这种观念也是现在很多青少年普遍存在的。



而价值观多元化的形成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儒、道思想贯穿了我国上千年的思想文化历史,其中 仁义礼智天人合一等思想引导青少年不计较功名利禄,仁义为[3]。但随着西方自由平等文化的引入,青少年的价值观逐渐呈现给多元化趋




向,逐渐缺乏对自我的控制力[4]。第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引導着青少年的心理价值观。互联网上所有的评论都是匿名的,使很多人肆无忌惮地在网上发表评论,有些言论甚至超越了道德的底线。久而久之,这对青少年正确心理价值观的形成起到了阻碍的作用。当然,网上的信息也不全是消极的,大部分还是弘扬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侧面从一定程度上也促使青少年形成正确的心理价值观,有些年轻人还会利用互联网这一全球性资源完成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3.2当代影视文化影响

当代影视文化的最大受众就是青少年群体。但影视文化内容参差不齐,其中也不乏有暴力成分存在,而这极其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5]。除此之外,有些影视剧里面的内容会对青少年起误导作用,影响其价值观的形成。最近几年,像《宫锁心玉》《步步惊心》这样的穿越剧、古装剧横贯电视荧屏,大多数编剧为了增强影视剧的可看性,将真实的历史改得面目全非。对于青少年这个对中国历史懵懂的群体来说,会将影视剧中虚构的内容当成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情。样一来,青少年的历史价值观就变得模糊扭曲甚至完全颠覆,进而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我们不能禁止青少年观看影视节目,但应当引导其有选择性地观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近几年将焦点转向百姓生活,更加平民化,青少年可以选择这一类节目借优秀人物的事迹来激励自己,促使自己形成正确的心理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戴建华.当代青少年亲情价值观的心理学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7



[2]祝上.家庭教育在青少年人生价值观形成中的影响研究[D].安徽:安徽农业大学,2013



[3]张宝方.论同辈群体影响下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D].河南:河南大学,2010

[4]陈丽婷.多元价值观背景下的青少年名利观教育[D].江苏:苏州大学,2011

[5]梅乐平.论当代影视文化影响下的青少年价值观教育[D].河南:河南大学,2004



作者简介:刘敏慧(1995.1-,女,山东淄博,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2013级本科生,研究方向:教育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6b960219b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3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