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杰《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读后感模板

2022-07-26 14:02: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张宏杰《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读后感模板》,欢迎阅读!
宏杰,国民性,读后感,中国,演变

张宏杰《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读后感

张宏杰的书一贯好看,这本《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湖南人民出版社20135月第一版)也不例外。题目相当宏大,但是本书的水平和他以前的相比,相差许多。

作者用了半本书,具体描写了中国人是怎么从勇武开放走到怯懦犬儒的过程,后半本论述专制的起源和发展,对我来说,部分内容都知道,简洁翻翻就行了。唯一有新意的,我觉得是后面对胡适和鲁迅的论述。作者认为,鲁迅过于抱负化,而且过于追求精神上的东西,一生的思想也经过几次重大转向,而胡适则始终坚持改良,立足中国的实际,为当时的执政党提建设性意见。假如蒋介石做得太过分,胡适也会激烈地批评。但是鲁迅一贯以批评嘲讽为主,却提不出建设性意见。

作者对胡适和鲁迅的论述给了我很大教益。最近几十年,其是在大陆上,鲁迅的地位被拔得很高,而胡适的地位则低多了,貌似是一个对中国文化了解不深、只会写政论文章的半吊子文人。因此在绝大部人心里,胡适的地位不仅远不如鲁迅,甚至可能不如林语堂、梁实秋、郭沫若、巴金等人。但作者的具体论述,至少彻底转变了我的观点。

但纵观全书,我感觉颇为支离破裂,好像不同章节的内容没有很好地整合,某些篇章的内容好像应当大量取自于其他某本书。这是我长期看书后的感受,作者旁征博引揉化观点,和主要取自于一本书,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因为书的不同部分的风格确



1


定不全都。看了后记才知道,我的感觉完全得到了证明。 首先,作者说这本书“不是一本学术着作,……里面或许有太多的感性,太多的个人化感受,……关于国民性的演说明显更粗糙一些”。明显,作者也熟悉到这不是一本高水平学术着作。我甚至觉得这是一本愤青水平的书。因为我觉得,对于一国国民性的探讨,除了历史文化、制度等因素,还应当有地理、经济因素,惋惜这方面探讨的都不多。尤其是地理因素,历史学有一个重要的“地理打算论”思路,虽然现在已经不是主流,但我始终认为很有道理。比如在南方人中,湖南人为什么骠悍勇武、热忱洋溢但又忧国忧民?这和湖南的山水有很大关系。为什么四川人同样热忱洋溢、讲究袍哥义气但却比较安闲?也和四川的山水有关。虽然作者对中国的地理有探讨,但我觉得远远不够。 其次,作者排列了几十本参考资料,最重要的一本书是20世纪的两个学问分子----胡适与鲁迅》。我觉得他引用的资料或许更有参考价值,因此把我感兴趣的排列在下面,以后阅读: 20世纪的两个学问分子----胡适与鲁迅》,邵建 着,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

秦晖关于“制度与文化”的系列论述

《中国民族文化源新探》徐良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关于我国上古文化的入门着作

《儒学与汉代社会风气的嬗变》,刘厚琴,(本是一篇论文,后来扩成一本书)

《论孙中山改造国民性的思想》,林家有 《蒋介石国民思想述评》,栗建新



2


最终再说一句,我喜爱看张宏杰的书,但作者的出书速度好像过快了。这样下去会把自己的牌子砸掉的。常买书的人(比如),往往会留意作者,会把一个人写的书买全(至少也会买好几本主要的)。但假如后来发觉作者开头拼凑新书(把原来的文章或书中片段重新排列组合,适当加点新内容再出一本),或者找人写书(比如吴晓波成立“蓝狮子”),那么以后对该作者的新书就会特别谨慎了。所以我对社科畅销书的作者一年一本甚至一年几本比较反感,你们不如三年一本,读者看到觉得不错,往往会买以前的书。

比如易中天《品三国》火了之后,他以前写的《读城记》《闲话中国人》《品人录》等都卖得不错,但他出名后写的《帝国的惆怅》《易中天读史》都是读书笔记,《我山之石: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等于把《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中的部分内容进行了扩编,水分越来越大。现在易中天正在出版厚达37卷的《易中天中华史》,明显是想用名气连续创造销量,所以我一本都不会买。同时,我对他的评价已经越来越低了。他的文笔不错,但明显就是想赚钱的,所以在历史上只能是一时之学者,或者“学术超男”,不会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参考价值。

多说了多说了,呵呵。在这个浮躁的世界,说这么多也没用。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6ff06bcca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0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