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知识要点

2022-07-09 06:33: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统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知识要点》,欢迎阅读!
统编,下册,法治,要点,单元

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 4.地球——我们的家园

一、知识点

1.在范范宇宙中,有一个孕育生命的蓝色星球,那就是我们可爱的家园——地球。地球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的空间、环境和资源等。

2.地球孕育了人类,提供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自古以来,人类就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浙江乌镇依水而建的小屋、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用冰砖垒砌的御寒冰屋,都因地制宜,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地球是人类美好的家园,大自然是我们的母亲。她生产充足的食物,供我们果腹充机;她奉献丰富的土石和森林,供我们建房造屋;那牧场上的羊群、鲜花花盛开的亚麻田和中国的桑蚕编织物,让人类抵挡住酷暑严寒。

4.近百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类需求的增加,地球越来越不堪重负。物赖以生存的森林、湖泊、湿地等争以惊人的速度减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因过度开采而面临枯竭;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地球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

5.如果人类不能尊重自然,对默默奉献的地球不去珍惜而是随意破坏,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6.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于201511日起施行。

7.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地球,实现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通过签订协定、制定法律等方式来限制人类对地球的伤害。我国还把环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8.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为了保护地球家园,人类不断探索创新,运用聪明才智,将自然界赋予我们的清洁能源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9.保护环境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让我们行动起来,把碧绿还给森林,把蔚蓝还给大海,把清澈留给天空。

10.宇宙空间很大,有数不清的星球,但这些星球都不能满足人类生存所需的适宜的(温度)(氧气)()的要求。

11.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研人员建成的模拟生态系统的“生物圈2号”建成后一年宣告失败,说明(人类居住环境无可替代)

12.2015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


变化大会上达成《巴黎协定》2016422日,170 多个国家领导人齐聚纽约联合国总部,将共同签署气候变化问题(《巴黎协定》)(2016114)《巴黎协定》正式生效。

13、循环经济,包括产品的(清洁生产)(资源的循环利用)(废物高效回)清洁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资源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如太阳能发电、地热发电、风能发电、海潮发电等)

二、问答题

1.假如离开地球,我们人类能生存吗?

:地球是人类惟一的家园,人类居住环境无可替代,我们要保护好自己的家。

2.你知道哪些关于保护地球的协定和法律?

:①《生物多样性公约》是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性公约,19931229日正式生效。②《巴黎条约》③《南极条约》④《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⑤《有关北极环境保护的条约》⑥《核安全公约》⑦《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⑧《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等。

3.你还知道哪些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生物能、生物能、洁净煤、洁净油、核能,其中核能是清洁的能源,我国已经建有的核电站分别有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等。

4.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

;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小学生能做的事情是做好垃圾分类、参加环境保护义务宣传活动、通过自己的言行和行动来影响身边的家人和朋友、制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

5.说一说下列环境问题有哪些危害:燃煤电厂排放废造成(空气污染,全球气候变暖);海洋上大面积石油泄漏,会造成(海水污染,海洋生物死亡);沙漠面积扩大会造成(农田、耕地、草场锐减,导致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会造成(海岸退后,陆地面积减少,沿海地区洪涝灾害加剧),热带雨林遭到破坏会造成(降水减,气候干旱,气温升高)

8、与保护地球有关的日子: 22日为世界湿地日; 323日为世界气象日; 321日世界森林日; 47日世界卫生日、世界戒烟日; 322日为世界水日; 422日为世界地球日; 65日为世界环境日; 617日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 711日为世界人口日; 104日世界动物日; 1016日世界粮食日。


5. 应对自然灾害

1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主要的自然灾害有(旱灾)(台风)(洪涝)(地震)(滑坡)(泥石流)(病虫害)等。

2、我国的自然灾害 (种类多)(分布广)

3、自然灾害不仅会造成资源破坏,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可能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4为了减轻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我国不仅建立了气象、海洋、地质及生物等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还建设了牢固的防灾减灾工程。

52007611日,中国气象局公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对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进行了规定。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分为: (一般)(较重)(严重)(别严重)依次用_ (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同时以中英文标识。

6、面对自然灾害,人们不断探寻科学、有效的方法抗击灾害,从而提高抗灾能力。

7“风云四号”气象卫生成功发射。有利于提升国家对灾害天气的监测和预警能力。

8、为了防止河流泛滥,我国修建了很多防洪堤坝。

9、为了防御自然灾害,科技工作者正在不断研究,发明各种抗灾技术。 10在人类防御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法律也是约束人的行为、减少自然灾害的重要手段。

为了防治洪水,防御、减轻洪涝灾害,维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1997 8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自199811旦起施行; 20167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进行了第三次修订。第三十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侵占、毁损水库大坝、堤防、水闸、护岸、抽水站、排水渠系等防洪工程和水文、通信设施以及防汛备用的器材、物料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70c21fe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2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