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后的教学反思及几点建议

2022-06-16 20:00: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后的教学反思及几点建议》,欢迎阅读!
一轮,高三,反思,复习,数学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后的教学反思及几点建议

摘要】高三学生在数学首轮复习中,往往存在两个误区:一是只顾埋头做题而不注重反思,有些同学在做题时,只要结果对了就不再深思解题中使用的方法和数学思想;二是只注重课堂听课效率,而不注重课后练习,这在文科生中显得尤为普遍,这往往会导致考生看到考题觉得自己会,可一做就错。 【关键词】高三一轮复习;反思;建议

中图分类号:G6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7-072-01

一轮复习是高三学生数学复习备考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能否抓住一轮复习的契机,夯实基础,增进理解,提升学生的能力素养,将直接影响学生的高考成绩。每个学校在组织学生进行复习过程中各有其招,虽然目标是一致的,但效果却不尽相同。笔者结合自己多年高三数学教学的经验和教训,谈谈高三一轮复习的教学反思和几点建议. 一、一轮复习后的教学反思

1.高三数学课教学模式。复习课基本遵循:展现考纲要求--再现性题组或高考再现--巩固性题组/典型例题--提高题组--当堂检测;讲评课模式基本遵循:成绩分析--错因分析--补偿训练或变式训练--本类问题小结--当堂检测。囿于课时的限制及理科平行班学生的差异较大,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容易陷入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注意事项的罗列及对常规题型解法的展示。同时对见到的每一类问题尽量给出一般性的解决过程。例如:根据函数解析式判断图像的一般过程:定义域、奇偶性、特殊点(定点、零点、极限点)、单调性。进而进行大量的高考真题训练。这就使得学生仅仅记住了题型和模式,考试的时候就是将题目与自己脑海中的模式进行匹配,相似程度越高完成越好。一旦题目稍微具有思维含量与平时做题匹配不上就完全不知道如何下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我监控与反思的度不够。

2.适时提升难度,培养学生能力。首先,尽管一轮复习更多地强调夯实基础及对学生知识结构体系的构建,但在教学中应不拘泥于学案或教辅的使用,课前尽可能预设更多的情况,根据学生的生成情况做出必要的调整。尤其在具有针对性的讲评课上,对好的题目进一步延伸,发挥变式训练、学生编题、开放性题目在高三复习课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可以给学生一个数学问题解决的一般性思考过程:审题(阅读)--画题(数形结合--每道题都应当试试)--想题(与结论有关的知识结论)。其次、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运算能力不足是制约学生解题快慢的关键因素。在复习中注重每个细节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引导学生注意比较不同的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运算层次。 二、一轮复习后的建议 1.全面复习,不留死角

很多一线教师有研究、比较连续几年考试说明的习惯。通过比较明确哪些内容被删掉了,哪些内容降低要求了,从而做到心中有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做到了重点突出,效果也不错。然而在教学中却易发生有不少生冷知识及考查要求低的知识被忽略,学生也不会主动去关注这部分知识,这就为教学及考试埋下了隐患。笔者认为考试说明只是教学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教学中绝不能急功近利,认为考什么讲什么,而是要做到全面复习,才能将知识贯通为一个整体,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速度适宜,符合学情

一轮复习的速度应该符合学情。由于每个学校学生的情况不同,所以复习的速度也应有所不同,若一味追求复习的速度,将会带来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复习结束后学生仍然感觉有很多知识不清楚,也就是还有很多夹生饭;另一方面是二轮复习会走一轮复习的老路,变成一轮复习的再重复,效果很差。所以笔者认为在一轮复习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把握学情,适时根据学生所学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增删,不能教条地照搬教学计划,更不能因为要临时应付某次质量检测考试而改变原有的教学节奏。 3.关注源头,提高效率

在一轮复习中,教师往往要带领学生进行知识梳理。梳理方式各有不同,但很多情况下,教师会习惯性地代替学生把凌乱的知识进行梳理,梳理完毕,学生往往会把教师的梳理成果


复制到笔记本上,这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梳理方式,也是一种效果不佳的复习模式。原因是学生并没有能够很好地参与到知识梳理过程中,完全由老师代替思考、整理及消化。笔者认为,在进行知识梳理时,务必要让学生感受知识的生成过程,关注源头,只有学生清楚了知识的来龙去脉,才能够更好地将知识用好、用活,因为唯有源头活水来。 4.避用成卷,推陈出新

一轮复习,学生要做很多的定时练习与检测,由于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很多情况下,会直接使用订阅来的一些成套综合试卷进行练习。这样做通常会带来以下的问题:(1 与教学不同步,不能准确了解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2 综合性强,学生的能力达不到,不能起到练习应有的效果;(3 大部分学生很难取得好成绩,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都是打击。笔者认为在一轮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情况,利用所占有的试题资源进行精选、整合,结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特点,命制出适宜一轮复习的试卷,才会收到好的练习效果。

5.用好错题,温故知新

学生在每天的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不少错题,如何对待这些错题,成为很多学生困惑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不应只注重让学生做新题,而是可以考虑结合所学知识,对错误率较高的问题进行一定频率的反复。当然为了避免单纯的重复,教师可以对部分问题进行一些变化,让学生重新审题,整理思路,再解题,会比单纯做新题效果更好。而且,每一次反复,学生都会有新的收获,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

总之,第一轮复习非常重要,尤其对基础差一点的学生。在第一轮复习中要注意夯实基础,培养能力,同时也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训练与提高。现在高考更注重对学生数学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高考命题已经由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转变,这就对高三的数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和学生都应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对高三数学复习课的教学反思曹福平.《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 [2]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的三个着力点.张梁.数学之友》.2016.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7538957ac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6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