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改革

2022-08-24 01:07: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决战改革》,欢迎阅读!
决战,改革

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要把握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主线,推进质量兴农,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提高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大力推进绿色发展,推进创新驱动,推进农村改革,把农业农村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到新水平。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已有良好开局,但离调优调高调到位还有很大差距,市场供需不匹配、农牧结合不紧、种养循环不畅、产业链条不长、区域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依然突出;农民存在‘不愿调、不会调、敢调’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结构性矛盾不断聚集,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稳定供给、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压力加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认为,‚这迫切需要通过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更多依靠市场力量,增强农业自身发展活力。 在韩长赋看来,下一步调结构的关键是要顺应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确保产得出来、卖得出去,并争取卖个好价钱;发挥生产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让农民愿意调、主动调。

会议强调,要适应市场需求,优化产品结构,把提高农产品质量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优化经营结构,把促进规模经营与脱贫攻坚和带动一般农户增收结合起来;立足比较优势,优化区域结构,重点建设好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的改革,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大的一场硬仗。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认为,‚接下来的几年我们还要继续深化稻谷、小麦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的改革,基本的方向就是按照价补分离的方向。价格由市场来定,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我们对生产者实行直接补贴,市场定价,这是一个基本的改革思路。我们的农业政策也要由过去价格支持和干预为主,逐步转向以直接补贴的绿箱政策为主。这样一来我们就会逐渐地把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理顺,真正使得我们的农业,我们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都是有效供给。 产业融合剑指提高产业链收益

会议提出,要促进融合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着眼提高农业全产业链收益,努力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为8.2%第一产业投资增长速度高达21.8%,其中主要是民间投资,而且主要是投向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领域。

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司长吴晓表示:‚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符合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当前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发展还面临很多困难,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把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手段,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强预期引导,深化创新驱动,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决战改革,继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这两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明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也是整个十三五规划的一条主线,是以问题为导向,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的重要抓手,是党中央在全面分析国内经济阶段性特


征的基础上,给出的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良方。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并在2016年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初步成效,行业供求关系发生积极变化,政府和企业理念行为发生积极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

经济工作会议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尽管有周期性、总量性和国际性因素影响,但其根源还是重大结构性失衡,主要表现为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解决这些失衡,只能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定政策,就必须着力提升整个供给体系质量,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中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必须着力增强微观主体内生动力,着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实现盈利能力、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和潜在增长率“四个提高”2016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刚刚开了头,更艰巨的任务还在后面。

所以,会议提出2017年主要的四大经济工作任务,核心均是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明年要继续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落实已部署的各项任务,根据新情况新问题完善政策措施,推动五大任务有实质性进展。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让老百姓“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多做文章,积极稳妥改革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广辟农民增收致富门路,让改革的红利惠及亿万农民,这也是中国经济的最大动力所在。

五大任务为抓手,经济导向对国际宏观经济政策也产生了积极影响。要着力振兴实体经济。我国经济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始终向振兴实体经济发力、聚力,要高度重视“脱实向虚”的苗头,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发展壮大新动能,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还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防止出现大起大落。同时,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继续实施好区域发展三大战略等等。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强调要加快改革步伐、更好发挥改革牵引作用。重大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度决定着其他方面很多体制改革的进度,牢牢扭住关键性改革各项目标任务,就能更好发挥改革的牵引作用。到目前为止,中央深改组已举行30次会议,对重大改革作了顶层设计,主要领域“四梁八柱”性改革基本出台,但改革越往后,越是难啃的硬骨头,改革的复杂程度和困难程度不断加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7a348e7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6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