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杨次公春兰》的诗词解析

2023-11-21 09:34: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题杨次公春兰》的诗词解析》,欢迎阅读!
春兰,诗词,解析,杨次公

《题杨次公春兰》的诗词解析

《题杨次公春兰》的诗词解析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题杨次公春兰》的诗词解析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题杨次公春兰 作者:苏轼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 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 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 题杨次公春兰注音:

chūn lán rú měi rén ,bú cǎi xiū zì xiàn 。 shí wén fēng lù xiāng ,péng ài shēn bú jiàn 。 dān qīng xiě zhēn sè ,yù bǔ lí sāo chuán 。 duì zhī rú líng jun1 ,guàn pèi bú gǎn yàn 。 题杨次公春兰翻译:

春兰花就像是美人,不需要采摘,那娇羞的神色就主动展现在人们面前。哪怕是蓬草和艾草(野草)再多看不到被掩盖的春兰,但是随着清风阵阵,依然时不时可以闻到那沁人的馨香。(杨次公的这春兰图)用妙笔丹青把春兰如实画了下来,达到了可补《离骚》而无愧于屈原的地步(因为屈原经常以香草美人自喻,本诗的作者苏轼也是用春兰来自喻,表明自己的品格)。面对着这春兰花,就好像是面对着灵均(屈原在《离骚》中自称自己为灵均),让人不敢用官职这种俗物来亵渎他。

题杨次公春兰字词解释: 春兰:花名 献:恭敬庄严地送给


丹青: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青色 赏析:无 个人资料:

苏轼(103718日—11018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宋仁宗嘉祐(10561063)年间进士。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苏轼作文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苏轼

江南。阳光是个早起的农夫,乘着一缕薄薄的雾霭,悄悄敲响了酣睡的柴扉。

风从一片叶子上醒来,和树枝捉起了迷藏。然后,调皮地摇了摇,摇了摇,满树的枣花,如一场金黄的细雨,簌簌而落。从树下路过的.诗人,被一些含香的雨点,打断了一首刚刚想吟出的小令。诗人掸了掸衣巾上细碎的花朵,却无法拂去那些沁人的馨香。

村南村北,吱吱呀呀的缫车次第响起。那些灵巧的手指,又把蚕茧的柔丝抽成了长长细细的日子。屋前屋后,有少女的娇声细语,在初夏的天空下四处流转。她们会在今夜的梦里织出爱情吗?

古柳上,一窝羽翼未丰的小鸟,静静地望着树下的老农一声长一声短地吆喝着。青翠的黄瓜上,还缀着一滴透明的露水。他解开了粗布麻衣的领子,拿出一把蒲扇,轻轻地晃了晃。也许,他只是在叫卖一种闲逸的生活罢了。

山路是村庄一束绕来绕去的炊烟,不知被哪一条溪涧收藏。天遥路远,一丝困意纠缠不清地擦过了睫毛。那只随身的酒壶,已倒不出半点寂寞。微醺的诗人,昏昏欲睡。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7c9381ee7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a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