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梦》有感杂文随笔

2023-02-11 16:37: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红楼梦》有感杂文随笔》,欢迎阅读!
红楼梦,杂文,有感,随笔

读《红楼梦》有感杂文随笔

读《红楼梦》有感杂文随笔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孔明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这是我们立足社会寻求成功的一把钥匙。试想,我们活在世上,那一件事不在“谋”“谋”是为自己的人生创造机会、创造条件。《红楼梦》中的贾雨村就是“谋”的成功典型。

《红楼梦》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贾雨村在乡野村肆中巧遇都中古董行中的商人冷子兴,其实这个村肆有点象我们现在的“农家乐”这两个人臭味相投,海阔天空地吃肉、喝酒、吹牛皮。忽闻道喜,回头看时,乃是一起罢官的张如圭。雨村得了“起复”的信息,自是喜欢,找到官方文件看真切了,喜不自胜。 其实就是这些地方,才是社会的真实集市。也是真实信息的集散地。当今,由于中央“八项规定”,大酒店生意冷淡,而农家乐悄然兴起。一些谋官的、求财的、求职的、联络感情的公职人员大部分都从大酒店转入这些农家乐了。人们常说,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 无巧不成书,巧就巧在贾雨村是贾母的女婿林如海女儿的家教老师。于是他次日面谋林如海,他这个家教,得到了林家丰厚的回报。林如海修书一封,托贾政务为周旋协佐,赴京所有费用,完全不用操心。想来这样的家教谁不愿意做呢?你再看雨村,一面打恭,谢不绝口,一面又问:“不知令亲大人现居何职?只怕晚生草率,不敢骤然入都干渎”。脂砚斋批语:奸险小人欺人语。借雨村细密心思之语,容容易易转入正文。亦是宦途人之口头心头。



- 1 -


说穿了,他是要搞清楚,这贾政的官职有多大,有没有分量。听了如海的耐心介绍,周到安排,心中十分得意。又趁贾母接黛玉的便船,依附黛玉而行。“依附”二字简直用到了极致,老师依附门生? 我在研习《红楼梦》的过程中,特别是第三回。光回目我知道的就有四个,一般现在通行的校注本回目是“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夤”就是攀附的意思。但这个回目有许多红学爱好者不理解,不理解的.是回目的后半部分“林黛玉抛父进京都”“抛父”似乎对黛玉不公,好像无情,是黛玉不愿意留在扬州自己的家中。如果是这样,脂本中有个回目就特别贴切,“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不过普通的红学爱好者更喜欢另一个回目,“托内兄如海荐西宾,接外孙贾母惜孤女”,这个回目更接地气,更能表现贾母对这个外孙女的怜惜之情,也更贴近原文。还有一个回目“托内兄如海酬训教,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实际上,现在的市面上流传着《红楼梦》学前班、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的本子,说黛玉“和自己的老师贾雨村一同来到京城”“让教授黛玉读书的先生贾雨村陪着一同前往”。更甚者,适合初中生读的本子说,委托贾雨村一路“护送”黛玉进京。更更甚者,揭秘专家也大言“护送”。我亲爱的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香港、澳门、台湾同胞们、海外华侨们,书中明明写的是“依附”呀,搭便船,怎么变成了做好人好事的“护送”人呢?贾雨村岂不成了“活雷锋”闲话少叙,言归正传。

进入京都,贾雨村打扮得整整齐齐,带了小童,拿着帖子,进了



- 2 -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82bb1dea9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a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