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与理想》教学设计

2022-05-03 06:01:3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现实与理想》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教学设计,现实,理想

《现实与理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对外国雕塑的特点及重要作品有基本了解,识别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重要雕塑作品,加深对世界艺术多样性的了解。

2、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在艺术欣赏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欣赏和审美能力,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对外国雕塑的重要作品及其特点有基本的了解,能够识别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重要雕塑作品,加深对世界艺术多样性的理解。

教学难点:使学生领会不同民族雕塑和特定的宗教、审美观念、生活习俗的联系。

课前准备

教师:PPT课件、投影仪、外国雕塑作品欣赏等。 学生:收集喜欢的外国雕塑作品和雕塑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探究课题。

1、教师创设教学情景,导入探究课题。

播放一段雕塑视频短片,营造浓郁的艺术氛围,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引出课题。

2、学生感受身边的雕塑艺术之美,进入教学情境,领会新课意图,愉快接受课题,激发出探究欲望。

二、新知探究。 1、了解雕塑有关知识。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顾相关知识:

1)什么是“雕塑”,其大致分类是怎样的? 2)世界古代文明的发源地有哪些?

教师阐述:所谓古文明,其中就包括雕塑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所以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雕塑艺术作品在题材、形式及其所体现的审美观念、思想情感等方面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色。今天我们沿着古文明的发源地

1/3


进行一次免费的雕塑艺术之旅,共同探秘雕塑艺术

2、欣赏过程。 第一:古埃及。

1)播放视频资料《狮身人面像》,并提问:这座雕像为何要塑成“狮身”“人面”的形象?

2)学生直观欣赏,并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发表观点;并探讨了解古埃及雕塑的特点。

第二:两河流域。

1)简要欣赏另一只著名的《受伤的狮子》,让学生品位其神态及精神内涵,并尝试用简短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欣赏感受,以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2)师生共同概括两河流域雕塑的艺术成就。 第三:古印度。

1)投放一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哪些是古印度的作品?能说出你的理由吗?以此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艺术感悟能力。

2)从作品内容引出作品特色:写实性与宗教性。 第四:古希腊。

1)投放一组图片,让学生分辨哪些是古希腊的雕塑作品?并说出理由。 2)重点欣赏《米洛斯的阿芙洛蒂德》及《掷铁饼者》。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古希腊雕塑为什么会以裸体为主要表现形式?欣赏《胜利女神》以此总结古希腊雕塑的艺术特点及思想内涵。

第五:走进“文艺复兴”。

1)明确文艺复兴的时间及主要思想。 2)教师简介代表人物米开朗基罗及代表作。

学生重点欣赏《大卫》、《摩西》,感受并总结文艺复兴时期雕塑的艺术色。

第六:1719世纪的欧洲雕塑。

1)教师阐述这个时期雕塑的艺术特点、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2)重点欣赏《思想者》,让学生模仿雕塑动作神态,品味雕像特地及内涵。进一步培养想象力及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2/3


3、播放音乐视频短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雕塑艺术作品。 三、演练实践。

1、让学生放飞想象:维纳斯断了的两只胳膊原来是什么姿势?发挥想象,写一段描述性的文字。

2、为学生提供相关网站,引导学生自己去搜集整理材料,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将课堂内容进行拓展。

四、归纳总结:系统知识,德育渗透。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愿同学们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在生活中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像我们人类优秀的先人们一样,做一个美的使者。



3/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84fa785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0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