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七绝诗《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

2022-09-09 16:16: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李白的七绝诗《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欢迎阅读!
洞庭,舍人,刑部,七绝,侍郎

李白的七绝诗《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

导读:本文 李白的七绝诗《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其二) 唐•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赏析】

首句写景,点出季节及游湖之事。“南湖”即洞庭湖,因其处于岳州西南而称南湖。秋季的洞庭湖十分宁静清爽,特别是在月照之下,一湖秋水,水波不惊,澄澈如画。作者写月色,不直接言其皎洁,而是以“夜无烟”三字曲折地道出。正因为月光极其明亮,才得见湖面“无烟”的情景,构思十分巧妙。在如此清净宁谧的境界了,诗人逸兴遄飞,异想天开,欲“乘流直上天”,间接地突出了洞庭湖夜色的迷人。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两句,更是奇思妙想之笔。它直接点出了月色之美,虽承上写来,却有所转移。第二句写诗人欲“乘流直上天”,但因洞庭湖夜色太美,诗人“且就洞庭赊月色”,准备在人间欣赏月色。李白曾说“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这些“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最美的风景都是不需要金钱去买的,因此为“赊”。然而,“赊”字似又无理,“月色”既不能“赊”也用不着去“赊”,自然美景“目遇之而成色”。然而着此一字,就将八百里洞庭写成了一位富有的主人,他拥有湖光、山景、月色、清风等无价之宝,他慷慨好客,不吝把月色“赊”与李白。这种别出心裁的拟人化手法,给人以亲切之感,


极其巧妙。李白是好酒之人,面对良辰美景,不仅起了诗兴,亦起了酒兴——“将船买酒白云边”。作者在船上赏月,明明在湖上,却说到白云边买酒,亦是无理之辞。但仔细玩味,便可知其中妙处。洞庭湖面十分辽阔,远望之下,水天相接,湖畔的酒家便好像在白云之处了。次句不仅极写湖面之宽阔,同时又与“直上天”的异想呼应,充满奇情异趣,丰富了全诗的情韵。

扩展阅读:李白简介之供奉翰林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对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进宫。李白进宫朝见那天,玄宗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玄宗问到一些当世事务,李白凭半生饱学及长期对社会的观察,胸有成竹,对答如流。玄宗大为赞赏,随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必命李白侍从,利用他敏捷的诗才,赋诗纪实。虽非记功,也将其文字流传后世,以盛况向后人夸示。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宠信,同僚不胜艳羡,但也有人因此而产生了嫉恨之心。

天宝二年(743年),李白四十三岁。诏翰林院。初春,玄宗于宫中行乐,李白奉诏作《官中行乐词》,赐宫锦袍。暮春,兴庆池牡丹盛开,玄宗与杨玉环同赏,李白又奉诏作《清平调》。对御用文人生活日渐厌倦,始纵酒以自昏秽。与贺知章等人结“酒中人仙”之游,玄宗呼之不朝。尝奉诏醉中起草诏书,引足令高力士脱靴,宫中人恨之,谗谤于玄宗,玄宗疏之。

扩展阅读:李白的诗词成就


代表作品:《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望庐山瀑布》《侠客行》《春思》《子夜秋歌》等。

李白是否有词的创作至今仍然未有一致的定论,但是今传为李白词的作品,若不论其真伪及是否可归入词体,约有20余首,如《菩萨蛮》《忆秦娥》等。 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在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这一地位犹如古代希腊神话在西方艺术中的地位,作为一种“不可企及”的规范,李白词成为人们心目中永远的偶像。李白在词体文本模式的形成,词的创作模式上均有重大贡献。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89367feca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f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