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随笔:观《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教学有感

2022-04-21 00:39: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观课随笔:观《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教学有感》,欢迎阅读!
有感,葫芦,随笔,我要,教学

观课随笔

观《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教学有感

**中心学校 **



118日,我有辛参加了本次语文展示课活动,听了王老师执教的《我要的是葫芦》课文讲述的是一则寓言故事,种葫芦的人由于不了解叶子和葫芦之间的关系,到最后,原本可爱的小葫芦个个都落光了。本篇课文教学的重难点就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感悟,明白其中的道理。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重视感悟和体验。因此,教学中王慧娟老师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与体验,力求使学生通过多次朗读,多种形式的朗读,品味课文语句里包裹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当然,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在词句中,因此,王慧娟老师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的小葫芦 ,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通过品读、个人读、分角色读、选择读、对比读、引读等不同方式的读,从多个角度引导孩子们体会种葫芦的人的心态,以读悟文,品析词句。让孩子们在读的过程中思考领悟,在日积月累的训练中,让孩子们养成结合语境理解字词以及主动阅读的习惯,从而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比方教学“自言自语”一词,老师


让学生联系当时的情景,让学生猜猜,让学生学着“自言自语”地说说,来体会自言自语的含义。教学完《我要的是葫芦》后,王老引导学生进行了一个拓展,设计了“第二年,这个人又种了一课葫芦”的填空题,这样不仅促进学生了解种葫芦的人错在哪个地方,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与生活紧密联系。并且要求学生将这个语言故事讲给家长听,既巩固了课堂学习又加深了映像。这种作业并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王老师教师教学语言风格符合低年级孩子特点,凝练、富有童趣和启发性,教学风格清新自然。

王老师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启发式教学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去想,去说,如让学生说出“邻”、“怪”不好写的地方,教师示范,学生巩固练习;出示两张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思考,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别用比较、读和拓展延伸的方法,如“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可怕”,“考试怕什么!”、“打雷怕什么!来体会感叹号含义和用法;还有课件辅助教学,效果也很明显。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899f926df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7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