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财政投入现状及趋势分析

2022-12-30 00:20: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文化产业财政投入现状及趋势分析》,欢迎阅读!
现状,投入,财政,趋势,产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文化产业财政投入现状及趋势分析

作者:温馨

来源:《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3年第05

要:全文着眼财政部门实际工作,以清晰界定文化及相关产业范畴为切入点,明确财政投入对象;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地市层面上财政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明确指出无形载体建设不足、缺乏基层设计和长效机制等突出问题,从政策协调、资本注入、理念创新等方面拓展了对财政投入方式的认识,并就其发展趋势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文化产业; 财政投入 ;趋势分析

我国文化产业呈现出起步晚、基础薄、规模小的整体特点,且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投入不足、发展观念滞后等诸多问题。从财政对文化产业的投入上看,中央大于省,省大于地市,地市大于县乡。这一格局已经不能满足文化产业向纵深扩展和不断开拓市场的需求。为实现十二五末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支柱性产业的战略目标,财政部门亟需尽快厘清文化产业的范畴、如何投入和创新等一系列问题,不断开创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一、亟需厘清的问题

在财政工作实践中,普遍存在着混淆 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概念误区。20127最新修订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进一步从内涵和外延上完善了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定义,即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使用是否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来区分经营性文化产业单位和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原则,明确了 文化产业仅指经营性文化单位的集合,文化事业仅指公益性文化单位的集合。由此,财政部门对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投入必然存在区别,处理好公共属性与市场属性之间的矛盾,平衡好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的范围和力度,是财政部门亟需厘清的问题。 二、文化产业财政投入的现状

1.有形载体地域特征明显,无形载体建设投入不足。区位条件是文化酝酿和产业发展的基础因素,文化产业园区和基础设施等有形载体建设表现出一定地域特征,但同构化和过度投入的趋势日益显现。对无形载体的投入严重不足,有的还停留在理论表述和规划设计层面。 2.地方文化产业投入缺乏基层设计。文化的活力源自基层,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力应当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合力,财政资金的跟进亟需完善的基层设计以促进文化及相关产业在地市层级以下尤其是县乡区域内的蓬勃发展,亟需以更广泛的视角夯实文化产业发展的根基。

3.资金投入缺乏长效机制和制度低效率。由于财政公共职能、社会公众文化需求以及体制改革需要等原因,财政资金更倾向于投入文化事业,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力度不足,临时性资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较多,分散性较大,主要体现在长效机制的缺失。加之缺乏行之有效的指标体系,保运转助和奖励性补助在多大范围内分配、如何分配等问题没有解决,公平效率矛盾比较突出。 4.政策投入。各地出台的政策以通知、办法、公告和暂行规定等形式下发,短期临时性的多,长期系统性的少,多以追求提升地方文化产业竞争力和短期经济利益为目的,具有很强的即时性和针对性,导致关联性很强的文化产业缺少统一规划,影响了产业链的完整性和效益最大化。同时,存在较明显的重复征税、税负不公平等现象,尤其是一些优惠政策主要针对文化体制改革中的文化企业,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协调性不强,且优惠力度较小,不利于整个文化行业的税负水平降低和公平效率的提高。

5.资本投入。资本投入有别于资金投放,可以有效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必须切实加强投资渠道建设,积极支持文化产业与金融资本对接,撬动金融资本投入文化产业。财政融资性担保、股权投资等方式正逐渐走进视野。比如,杭州等地还为解决中小文化企业融资难题,积极探索与现代金融工具相结合的财政担保模式,实现了财政资金的市场化运作。财政引导的文化企业股权投资也是一种新尝试,改变了财政资金无偿投入的传统做法,财政资金按照股权投资机构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投资,推动文化企业上市融资,有效增强了投资者信心和分散投资风险。

6.智力投入。多地的先进经验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启发。比如,北京798以老厂房为载体的艺术聚集区的形成,就是在原有工业建筑闲置空间的基础上,经过市场主体改造利用而逐渐形成的;上海卢湾区利用市属工业企业存量房产资源引进设计、咨询等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和创意产业,形成了创意文化聚集区;杭州通过动漫节拉动创意文化高产区建设发展,发行文化创意产业小企业集合信托融资产品,等等。智力投入不仅体现在领导干部素质水平、企业家才能等方面,更体现在精细化、科学化的管理理念和方式上,是知识经济时代财政投入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 三、趋势与建议

1.财税政策投入层面,注重制度设计的系统性,协调发挥好财税政策的杠杆效应。以战略性眼光平衡好财税政策的长期和短期收效,处理好文化产业独特性与政策普适性的关系,鼓励和扶持民营文化企业蓬勃发展,鼓励重点文化企业并购重组和国际化经营,引导社会资本向文化产业的流动,让看不见的手更多地发挥作用。顶层设计固然重要,基层设计更不可或缺。要不断打破地缘政治的框缚,使文化产业链的延伸突破地域限制,向县、乡层面不断渗透,改善文化产业发展的民间土壤,促进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繁荣。要把建立多层次、多领域的投入体系作为基本保障,主动适应文化产业业态多样化和差异化、区域化和国际化的新动向,发挥示范引导作用,促进投资主体和投资渠道多元化,推动文化产业链条延长和产业集群发展。 2.财政资金投入层面,应以文化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为重点。文化产业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性,范围经济的效应非常强,产业扩散具有较工业部门更广泛的影响力。财政资金向文化产业的投入要牵一发而动全身,尊重市场规律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地位,引导和优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化产业布局,优化文化产业资源配置,加快从产权到产品、技术到市场的全面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集中力量培育辐射面广、关连性强的行业或项目,打造文化品牌。同时,加快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建设,大力扶持重点企业兼并重组和海外并购,推动跨行业地域和国际化经营,推动文化产业不断优化升级。

3.智力投入层面,要以发展理念与管理方式的创新为指引。财政在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应始终保持良好的文化自觉和领悟力,以先进的发展理念和灵活科学的管理方式作为支撑,断拓展管理思路,在文化产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激励约束和绩效管理机制、知识产权保护、资产评估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的进步,使政策和资金投入产生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另外,通过财政投入支持文化产业管理和经营人才的培养,增进政治家和企业家才能,也是支持文化产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方面。

作者简介:温馨(1984.1-),男,汉族,祖籍丹东,经济学博士,公共经济与公共政策方向,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8bb125c4a7302768e99399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