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罗星塔公园游记

2022-12-05 12:56: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马尾罗星塔公园游记》,欢迎阅读!
马尾,罗星,游记,公园

马尾罗星塔公园游记

2017917日分别被《北京金广角摄影论坛》和《中国旅游摄影网》评为精华优秀作品、930日被新浪博客《旅行摄影》、《旅游世界》、《旅行是剂良药》、《春游去喽》、《旅游走天下》、《旅游》、《旅行中华》、《时尚画册》官方主题刊载)

在闽江下游三水汇合处的福州马尾港,有座罗星山,山顶屹立一塔,砥柱海天。这便是驰名中外的福州马尾罗星塔。罗星塔是国际公认的航标,是闽江门户标志,中国塔之誉。塔下的罗星塔公园,是船政文化主题公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第二批国家重点公园。春节期间,我与家人游览了这个公园。



磨心石数步,前面出现一个大平台,众多的船政文化雕塑让我们目不暇接。平台右边一颗大榕树,榕根占地有十多个平方,榕须飘飘。此树是近代著名人物严复晨读书处。1866年,严复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福建船政后学堂,五年后以优等成绩毕业。1877年到1879年,被公派到英国留学,先入普茨茅斯大学,后转到格林威治海军学院。1879年毕业回国,到福州船厂船政学任教习,次年调任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教习、总办等。甲午战争后倾向维新变法,积极倡导西学的启蒙教育,完成著名的《天演论》翻译工作。1912年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后来京师大学堂改名北京大学,严复为第一任北大校长。几个红色灯笼挂在树上,很是显眼。一些游客在此拍照。

平台左边是一组萨镇冰视察石雕。萨镇冰是福建船政第二届驾驶班学员,参加过甲午海战,战后曾任北洋水师帮统、统领、海军统治等。辛亥革命后,任海军总长,授海军上将。1920年初,在福州船政局局长陈兆锵、海军总司令蓝建枢、海军第二司令杜锡珪陪同下视察福建船政和海军。

平台很大,还有许多人文景观。因罗星塔近在咫尺,在平台上已经看到了高处的塔身,我们观塔心切,匆匆登上十多层台阶后,来到塔前平台。

罗星塔始建于南宋。据王应山《闽都记》:广东一豪强阴谋夺取年轻漂亮的妇女柳七娘,先诬陷其夫,把他押到福建。柳七娘坚贞不屈,随夫来闽。不幸途中夫死,她变卖家产,替亡夫祈求冥福,建塔于此。原来木塔王明万历年间(15721620)已毁。此时福州对外贸易发达,港口需要一个标志。天启四年(1624年)就地重建,改用石砌,楼阁式结构,七层八角,内外均设神龛,塔座直径8.6米。塔刹石桌式,上放一灯,晚上灯光四射,引导航船。清同治五年(1866年)设船政于马尾,船政员工为保护古塔免受雷击,在塔刹上安一大铁球,上插避雷针,(针尖到塔基31.5米),针连铁条,直通江底。铁器日久锈蚀,后被台风刮走,1656年,明郑成功率师恢复中原,进驻罗星塔,在塔下筑土堡城寨,所部坚持抗清一年。清初,筑城山上,称罗星塔城;设汛,号罗星塔汛;以塔为眺望台、烟墩(烽火台)。近代,国际传为盛世的跨越三大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羊)


飞箭船大竞渡,参赛船只11艘就在塔下水域竞发。1884年,中法马江之战,清水师官兵在此展开英勇的抗敌斗争。1926年重新安装。1964年,福州市人民政府将罗星塔列为市文物保护单位,加以修缮,修补大铁球,重装避雷针,各层外加铁栏杆。1985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罗星塔作为闽江门户的标志,过去几百年中,从世界各地邮到马尾的信,只要写上中国塔就可寄达。外国海轮只要望见高耸的罗星塔,就知道到了中国,因而称其为中国塔。即使没到过福州的海员,也知道这座古老的宝塔。

站在塔前俯视,茫茫大江,滔滔东去,旧时的沙汀洲渚以道纵横,高楼比肩接踵,车辆如梭,路旁繁花似景,歌声悠扬。江上青洲大桥跨大江两岸,天堑以成通途。水面古战场历历在目,今日洗净战争伤痕,风物清妍,眼前有万吨巨轮,万吨码头,百货来仪,万舶朝宗。

塔前左侧有一中山阁1912年南北和议后,孙中山让位给袁世凯。418孙中山乘泰顺号兵舰从上海南下福州,19日下午抵马尾罗星塔水域,21日午后参观马江船政局,参观后称,马尾船政足为海军之根基1918年在他的著作《建国方略》中,计划在马尾建设一新港。

塔前左侧还有一株红榕,称为中国塔榕,是福州十大古榕之一,郁郁苍苍,几百年不倒。这株红榕,树皮呈红色,没有气根,围径达4米余,树高7米多,冠幅直径19米,既有阳刚之气,又富有浪漫色彩,是马尾区唯一的一级古榕,见证了福州船政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见证了马江海战等福州历史。相传为左宗棠督师福州时手植。

罗星塔公园还建有《同舟共练》、《怒火填膺》以及船政十三厂全景图等许多雕塑。这些雕塑多以反映中法马江海战和船政文化为题材,形象生动,是爱国主教育的好教材。

游览过罗星塔及马江海战雕塑群后,我们绕回船政文化大平台。一群名为左沈共的组雕塑展现在眼前,18666月,时任闽浙总督的左宗棠奏请在福州马尾创办船政。船政初期,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他力荐沈葆桢总理船政事务,得到朝廷批准。左、沈共囊船政,聘请法国人日意格为船政监督,设厂造船,筹建海军,开办学堂,培育人才,为福建船政做出突出贡献。所以后人说船政是始于左宗棠,成于沈葆桢。中日甲午战争中,我方12艘舰船的管带中就有11名是船政学堂驾驶班的结业生,他们不畏强敌,英勇奋战,为国牺牲,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写下可歌可泣的一页。作为水兵摇篮的马尾,船政学堂培育出来的水兵军官数目约占中国近代水兵的五分之三。

最引人瞩目的的船政成功大型雕塑,这是一幅巨大的墙雕。翻开中国近代史,民族灾难深重。帝国主义以坚船利炮敲开了清廷闭关自守的大门,迫使其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海权日衰,国将不国,有识之士纷纷奋起图强。林则徐被誉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主张师敌之长技而制敌。魏源受林则徐委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8f431b66b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b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