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辕北辙》教材解析

2022-11-06 16:07: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南辕北辙》教材解析》,欢迎阅读!
南辕北辙,解析,教材

一、教材分析

《南辕北辙》出自于《战国策·魏策四》。本是魏国的谋臣季梁用这样一个小故事,劝安厘王以大业为重放弃伐赵,故事后被广为流传下来。

这那么寓言讲述了一个人要乘车到楚国去,由于选择了相反的方向又不听别人的劝告,只能离楚国越来越远了。文章是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的,路人强调的是:既然方向错了,就永远也到达不了目的地;而要去楚国的那个人强调的是:虽然方向错了,但是他有跑得习快马、很多的路费和驾呈技好的车夫,所以一定会到达目的地。

从人物的对话的过程中和文章结尾的点睛这笔中,学生自然会明白其中的寓意:这那么寓言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这那么寓言常用来比喻行动和目的是相反的。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熟读课文,通过人物的对话体会寓言的主要内容。 2、认识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3、在熟读课文和理解主要内容的根底上,使学生懂得,做事时要选准方向再去做,让行动和目的保持一致,否那么一事无成。 4、加强读写训练,练习扩写《南辕北辙》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南辕北辙》的寓意,课后读写小练笔。

教学难点:在理解《南辕北辙》寓意的根底上,写好课好小练笔。 四、教学建议

〔一〕教学好生字辕和辙,有助于成语南辕北辙寓意的理解。

本课生字认的和写的都比拟少,但字意和字形的把握还是有难点的。 辕和辙都是学生在生活中不常见的生字,辕是车杠;辙是车轮在路上留下的痕迹。如果教学中单单告诉学生字典中的解释,学生可能理解得并不清楚,如果能通过具体的车马的图片或教师在黑板上画的简笔画来帮助学生理解,效果会更好,学生理解了这两个字的意思,对南辕北辙这个成语的意思的理解会有很大的帮助的。成语中,辕向南表示行动的方向与目标,辙向北表示向北走,从而可以理解出成语的意思是比喻行动与目标相反,结果只能是离目标越来越远。可见,讲生字时理解好辕和辙这两个字的意思,对讲读课文时,理解课文内容,进而理解成语南辕北辙的意思是有很大帮助的。


〔二〕抓好文中人物对话的朗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这篇课文适合于在朗读的根底上理解课文内容,而熟练的朗读便于学生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感悟其中的寓意。课堂上,可以让学生抓住人物的对话,读一读,演一演,从两个人的对话中,引导学生体会路人的好言相劝、苦口婆心和去楚国那个人的毫不领情和一意孤行所形成的鲜明的比照。朗读教学中,要注意先让学生揣摩这两个人的心理,然后再指导朗读。在读中让学生先要理解那人所说的马跑得快、路费多、驾车技术好这些是不是那个人要到达楚国的有利条件,而他却把这些有利的条件用反了,会有什么后果?再引导学生仔细读一读路人说的几句话,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路人所要表达的意思。理解好文章的最后一句话,也是理解本文寓意的.关键所在,当目标和行动相反时,只能是背道而驰,永远不可能实现目标。 〔三〕教学中应注意渗透的内容

1、引号的用法。课后练习第二题是填标点,思考引号的不同用法,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引号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方法。第一小题是介绍引号能引用人物的语言的作用;第二小题讲的是引号还能引用特定的词语,表水是重点要描述的对象。对引号的第二种用法,教师可让学生说一说,在你接触到的语言文字中,什么地方还出现过引号的这种用法,源于学生自己的思考,才会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这样的课后题既可在课上理解课中渗透训练,也可在课后单独练习。 2、在讲读中注意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为读写训练做铺垫。 〔四〕读写训练建议

本那么寓言,短小精悍,寓意也相对简单,学生一读就懂,对这样的小文,如果我们教师能抓住语言文字的训练点,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对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是大有益处的。

结合这篇寓言的语言文字的特点,建议课下进行以下几方面的练笔。

2、扩写成300字多字的习作,在原文的根底上,对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合理的想象,丰富课文的语言材料,使语言文字更加生动形象。比方:加上人物的心理描写;为故事续写结果。

3、还可以让学生改变课文的描写方式,把对话描写改成表达性文字,从中锤炼自己的使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性描写的能力。

四、源于本课的备课思考,给出简单教学设计,仅供参考:

〔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七单元,寓言故事,寓言就是通过一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那么寓言。〔板书课题:南辕北辙〕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925327315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1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