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号的使用方法

2023-02-21 02:05: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冒号的使用方法》,欢迎阅读!
冒号,使用方法

⒈用在称呼语的后面,提示提起下文。如:“同志们:现在我们开会了。 在书信、公文中常常出现。有人时常忽略称呼语后边的这个冒号,容易将它写为逗号。 ⒉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例如”“如下”等词语的后边,表示提取下文。 例如: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但是,当某某人说的前后都有他的原话时,那么某某人说的后面就不能用冒号,而应该用逗号。 “大桥快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大家咬紧牙关,作最后的冲刺。(此处的冒号应改为逗号) “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等词后是不是就一定要用冒号,也得看情况。例如: ⑴厂领导及时指出:“以强化管理抓节约挖潜力,以全方位节约促成成本降低,以高质量低成本开拓市场增效益”的新思路。

⑵会上,李书记指出:“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第一个例子中不能用冒号,因为“指出”的后面没有用冒号的必要,它与后面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中间无须作较长的停顿或停顿,如果后面的宾语部分较长,需作短暂的停顿,也只能用逗号。而第二个句子就一定要用冒号,因为它引出的下文是一窜句子。像“是”“透露”这些提示性的动词后边用上冒号以引出下文,引出的下文完了时,要用句号,如果用了逗号,也是错误的。例如: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⒊用在总结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例如:“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但是也有例外,如果句中没有较长的停顿,就不要用冒号。

如:全市文坛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有人会在“三位女杰”后面加冒号,这是错误的。 ⒋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例如:“话题:诚信。“座右铭:不求最好,但求最亲” ⒌用在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以总结上文。 例一:“想不通,九条牛也拉不回;想通了,不要人说就直往前冲:他就是这样一个直性子。

例二:有工作,说干就干;有问题,说亮就亮;有缺点,说改就改:他这个钢铁性子,指导员摸得很熟。 用法

一、用于书信、讲话稿的称呼语之后,表示提起下文 ⑴聚卿先生:

上月晦寄一函,想达左右……(《王国维致刘聚卿》 ⑵同学们:

今年七月,恰值我们中学毕业20周年,有人建议搞一个同学聚会。……(湘仁《在老同学聚会上的发言》 二、在采访、辩论、座谈、法庭审讯等言谈的记录中用于说话人名之后,以引出说话内容 ⑴记者:您二位一向关心中学语文教学,请谈一谈一个中学生怎样才能学好语文 秦牧:要学好语文,必须注意多读、多些、多思索。…… 紫风:除读好教科书外,必须进行课外阅读。……(《秦牧吴紫风答记者问》

⑵正方金岭:对方请不要搞错我的意思。我说的是不适合旅游业,并不是说不适合发展旅游业。 反方王雷:我看不出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区别。1986年亚洲大专辩论会大决赛》 三、用于提示性话语之后,表示提起下文

“问/答、说、想、是、即、写道、认为、证明、表示、指出、例如”之类动词都可加冒号,使其具有提示性,以引出宾语。例如:

⑴问:你觉得在翻译工作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答:谁都知道,翻译是转述而非创作,因此译者:⑴应该知道原作者说的是什么;⑵能够用另一种语言准确无误地把原意表达出来。……(王宗炎《辨义为翻译之本》 ⑵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⑶他心里想着:这个女孩子完全有条件成为一个优秀的歌唱家,我几乎犯了错误! ⑸我深深明白:假如不是读过几百部真正的小说,我决不可能写出那八百个字。 ⑹由此可见,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创造人。

例句中的“问/答”“说”“想”“是”“明白”“表明”后都加了冒号。如果不强调这类动词的提示作用,大都可用逗号代替冒号。例如:

⑺朋友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说,买这座大房子时,孩子们还在上学,如今都成家立业了。(萧乾《枣核》 ⑻我心想,这才是天空的真面目呢。(孙荪《云赋》


⑼遗憾的是,这离京都颇近的雄关,我没有到过。(峻青《雄关赋》 ⑽现在我明白了,镇上那些老年人为什么来坐在教室里。(都德《最后一课》 ⑾大量的事实表明,环境污染已经成为社会公害。(于涌泉《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环境──介绍环境科学 冒号和“即”如何配合使用,需要特别说明一下。“即”相当于“就(是)。冒号可用于“即”字后以提起下文,但不宜用于“即”字前。例如:

⑿成品图书的质量标准分为二级,即:合格品、不合格品。(新闻出版总署《图书质量管理规定》 *⒀这项人类社会活动兼有一系列特有的专业特性:即普遍性与特殊性,思想理论性与行为艺术性。 *⒁出版物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三多一少”,即平庸者多,创新者少;拼拼凑凑者多,自成体系者少;粗制滥造者多,精编精选者少。

例⑿“即”字前面用逗号,后面用冒号以提起下文,如果不强调提示,“即”字后的这个冒号也可不用。例⒀“即”字前的冒号可改为逗号。如果保留冒号,则要把“即”字删去,因为冒号表示提起下文,再加表示提示的“即”就重复了。例⒁“即”字后要补充一个冒号,因为后跟带分号的并列分句,不用冒号分隔开来,全句的结构关系便错乱了。

*⒂研究课题涉及广阔的领域:如编辑活动的性质、特征、社会功能及编辑管理、编辑队伍等。 *⒃古诗包括多种不同的体裁,如王维的《观猎》,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格律严整,属于律诗;杜甫的《石壕吏》格律较宽,叫古风(古体诗) “如”的用法类似“即”,例⒂“如”字前的冒号要改为逗号,如果保留冒号,则要把“如”字删去。例⒃的问题同⒁,“如”字后要加冒号。

四、用于总说性话语之后,引出分说

⑴我们一般提六门基础科学:天文,地学,生物,数学物理化学 ⑵但一般来说,质量好的文化产品应该符合以下标准:先进的政治性、思想性;较高的知识性、学术性、艺术性;较高的文字质量和印刷装帧质量;鲜明的特色和风格。

⑶事实和根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到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

⑷考试委员会对陈伊玲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陈伊玲的声音不稳定,很难造就;另一种认为可以让她再试一试。 例⑴“六门基础科学”是总说,分说部分是并列词,中间用逗号分隔。例⑵“标准”是总说,分说部分是并列短语,中间用分号分隔,分号也可改用逗号。例⑶“来源有两种”是总说,分说部分是并列分句,中间用逗号分隔。例⑷“两种意见”是总说,分说部分是并列分句,中间用分号分隔,因为有一个分号内部已包含逗号。 五、用于总括性话语之前,总结上文

⑴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⑵他知道露水怎么样洒在草叶上,露水的味道怎么样香甜;他知道星星怎么样眨眼,月亮怎么样笑;他知道夜间的田野怎么样沉静,花草树木怎么样酣睡;他知道小虫们怎么样你找我、我找你,蝴蝶们怎么样恋爱:总之,夜间的一切他都知道得清清楚楚。(叶圣陶《稻草人》

例⑴“我们都”、例⑵“总之”等字样表明冒号后的话是带总括性的,对冒号前的话──上文──作了总结。 六、用于需要解说的话语之后,表示下文是解说 ⑴首届广西(桂林)书市将隆重举办

主办单位:广西新闻出版局 桂林市人民政府 书市时间:1998101日至5 书市地点:桂林市体育馆(《新闻出版社》1998.09.29 ⑵生活教我认识了桥:与水形影不离的过河的建筑。(刘宗明《北京立交桥》 ⑶今有恳者:书籍二包、散稿一束由邮寄上,祈代保存,是所至祷。《王力致杨树达》

例⑴冒号表示后面的文字是解说前面的项目的,在这里也可用空格来代替冒号。例⑵冒号后的文字解说前面的宾语“桥”。例⑶冒号后的分句解说前面的分句,而不是解说前面的某个句子成分。 七、分隔作者和作品名称 许慎:《说文解字》……(《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八、分隔标题中的主题词和说明补充部分 《早年周恩来》:一部充满魅力的佳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7936e3edc5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1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